东北网3月28日讯(记者 王明菲)一个小小的山核桃能创新生产出五大系列300多个品种,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中国香港等城市,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地。经历三次创业,一个女人,面对家庭生活重担和创业艰难,她会作何选择?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贾红给出的答案是:执着、坚韧。在洒下无数汗水后,她用小小的山核桃敲开了致富之门,点亮了自己人生大舞台,带领周围姐妹们一起走向富裕之路。

贾红。
1988年,贾红毕业于东北师大美术专科学校,曾在伊春市友好水泥厂任会计,现任佳木斯市汤原县百创山核桃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导师称号。
小小山核桃闯市场
九十年代初,由于单位经济效益不好,贾红和爱人刘学国双双下岗,没有经济来源的生活异常艰难。为了改善窘迫的生活,贾红和爱人一起自谋职业,开了个美术部,写牌匾、画风景画、刷家具。
同时,贾红还做木制工艺品、做根雕等小手工艺品维持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喷绘、激光刻字等高科技产品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美术部逐渐落伍了。贾红又开始转向做木制工艺品,但由于艺术含量低、没有特色、销路不畅、竞争激烈等原因,使贾红的创业之路陷入困境。
两次创业的失败使贾红懂得选项目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在考察市场的过程中,贾红发现工艺品市场上,虽然品种很多,但缺少古朴典雅的手工制作的工艺品,这种手工艺品市场大有潜力可挖。
从小生活在林区的贾红,对山特产品非常熟悉,贾红发现山核桃的外壳虽然凹凸不平,粗俗不雅,但切开后,它的核体内纹理自然而美丽。而且山核桃资源广,价格低,易收购,质坚壳硬,有天然花纹,用它制作工艺品投资少,利润高,见效快。如果研制开发出具有民间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工艺品,一定会有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前景。一种强烈的创作激情激发了贾红,她要用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闯一闯工艺品市场。
项目选准了,没有资金和设备怎么办?自己干,自己做。贾红拆下结婚时买的洗衣机里的电机,安上自己做的锯片,做切割,没有打磨机,就用手工磨。多少次半夜起来设计机器,设计产品图案,无数个不眠之夜挑灯夜战,绘制了上百张的图纸,进行了上百次的实验,她终于发现了最佳的拼花图案,并研制出了用山核桃粘制的工艺样品。
贾红和爱人研制的产品一经面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投机取巧者开始了仿制。为了使自己用心血研制的成果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2001年2月24日,她申请的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山核桃粘积造型工艺品及其制法”发明专利权。2008年8月,她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山核桃外观设计专利。2009年8月19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圆鼎(山核桃)外观设计专利权”。
带领姐妹走天下
为了实现企业良性发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工艺品,带动更多人就业,她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为此,她的企业专门雇佣下岗职工、城镇家庭妇女、轻度残疾人,在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解决了部分弱势人群的就业问题。另外,她在有些工序上搞生产技术改革,尽量减少手工劳动强度。近期,她的公司又新上设备十几台套,生产规模翻了近两翻,产值稳步上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她的公司在不断创新制作的基础上,已拥有五大系列3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地,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都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