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7日讯 宋军还不会熟练地使用微信,但是粉丝却有很多,在微信“妈妈群”里,这个名字俨然已成“网红”。
“去友谊医院找宋大夫”、“干了一辈子儿科,口碑好”……在微信“妈妈群”里,总会出现一个关键词——宋军。每天主动加宋军好友的孩子家长有20多人,他本人也在学习使用微信服务患者。
宋军,68岁,40后,军医出身,中等身材、戴眼镜、短发,从事儿科医生45载,2001年在让胡路区科级岗位上退休,却始终没有离开儿科领域。
37分钟采访,13次说到“凭良心看病”
儿科医生的工作强度,一般人实在无法想象。作为知名的儿科医生,宋军更是异常忙碌。
采访宋军一波三折。4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大庆友谊医院,见面后就吃了一个“闭门羹”:“我有患者,现在没时间。”
记者说明来意,院长林鹏程亲自去请宋军,可还是等了近2个小时。
“不好意思,刚才有5位患者,都是奔着我来的,我不能让患者等。”16时许,宋军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37分钟的采访,宋军一直急着结束,先后三次提出要离开,因为有患者在等他。也是这37分钟里,宋军13次说到“凭良心看病”、9次说到“责任”。
把座机安在床头,每天下班后接听10余位家长电话
宋军家里的固定电话,安装在他的床头,这样可以方便他在夜里接听患儿家长电话。
初春,又是一场流感来袭,患儿激增,宋军家里的电话又开始响个不停。
每天下班后,从5点20至晚9点,找宋军电话不断,还有一些患儿家长深夜来电,平均每天接听10余位家长电话。
对于这些电话,宋军和家人早已习惯。宋军说:“谁都不想打扰别人休息,这些家长肯定是深思熟虑,纠结很久才打来电话,所以我更要有耐心,更要为家长解决问题。”
从医45载,给两代大庆人看病
人们往往把“看病”说成“看医生”,这个“口误”足以说明医生在患者心中的重要位置。
在让胡路区周边,宋军名气不小,很多人慕名而来。退休后,2002年来到大庆友谊医院工作。
他是这家医院的业务院长,本可只从事管理岗位,但宋军却一直不下“一线”,坚持出门诊,一年诊疗近万个患儿。
宋军从医45年,给两代大庆人看过病。很多当年的患者,如今已为人父母,他们又带着孩子找宋军看病。
结束采访时,已是下午5时,宋军又急匆匆地赶去出门诊,那里“有患者在等他”。
《记者手记》
一个时代医者的缩影
要真实地用文字描写一位医生是容易的,但要刻画那个以肉为依托“骨子里的医者”是个什么“模样”,却非易事。
如果用东北话形容,宋军有点“艮”,院领导私下偷偷地叫他“倔老头”,患者说他“有耐心、有良心,是个好医生”。
在记者看来,“艮”和“倔”这样的形容词,是对一位医者最好的褒扬,老百姓需要这样的医生。宋军的骨子里,有老一代医者的风骨,也是一个时代医者的缩影。
记者的女儿已两岁,截稿时与妻子说起宋军。妻子说:“我知道宋大夫,是微信‘妈妈群’里的红人,口碑好。”
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老百姓45年的口碑,攒起了这位医者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