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暴力、血腥视频别再瞎转发了 涉恐行为可判5年以上
2016-04-12 09:20:14 来源:大庆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2日讯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音视频传播速度也在加快,然而一些市民为了博取他人眼球,下载、持有、浏览和传播内容暴力、血腥的暴恐视频,殊不知,这种不经意的行为,已触犯国家法律。

  自去年10月以来,大庆市公安机关已经查处12名涉案人员,其中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29岁。

  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行政拘留3人,罚款2人,训诫7人。4月8日,大庆市公安局反恐支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几起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

  市民出于好奇转视频

  “今年2月29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某网盘上含有多部内容暴力、血腥的视频。后经调查,该网盘的使用人为肇州县只有17岁的居民张某。”市公安局反恐支队政委王志刚介绍。

  按照今年1月1日实施的《反恐怖主义法》,肇州警方对张某做出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鉴于张某未成年,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张某行政拘留不执行。

  “很多市民观看和传播这类恐怖的视频,大都是出于娱乐、好奇、寻求刺激等心理,殊不知自己的行为已触犯了法律,暂住龙凤区的谢某,就是一个典型。”王志刚说。

  3月13日,龙凤区暂住人员,今年25岁的谢某,在多个微信群中传播涉恐视频。

  据谢某交代,其传播浏览暴恐视频,是出于好奇,不知道是违法行为。

  根据调查核实情况,龙凤公安分局依据《反恐怖主义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谢某处以治安拘留10日的处罚。

  另外,从目前公安机关掌握的情况看,通过百度网盘、贴吧、QQ群、微信群等浏览和转发暴恐音视频的还大有人在,并且以喜欢寻求刺激的年轻人居多。

  切记四类视频莫碰触

  暴恐视频主要指含宣扬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民族分裂等内容的音视频,它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那么,哪些视频大家不能碰触呢?王志刚介绍,有四类音视频不可碰触。

  第一种是含有煽动宗教极端思想、主张以暴力手段危害他人生命和公私财产安全、破坏法律实施等内容的音视频。

  第二种是含有传授制造、使用炸药、爆炸装置、枪支、管制器具、危险物品实施暴力恐怖犯罪方法、技能等内容的音视频。

  第三种是含有破坏民族团结、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等内容的音视频。

  第四种是其他涉及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民族分裂内容的音视频。

  市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旦发现涉恐可疑迹象或可疑人员,应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就近到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通过局长信箱、新闻发言人QQ、“平安大庆”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举报,对举报线索预防和破获重大涉恐案件的有功人员,公安机关将予以奖励。

  涉恐行为可判5年以上

  因市民平时对《反恐怖主义法》不够了解,很容易在不知法、不懂法的情况下,触及上述国家法律法规,从而造成违法。

  目前,还有一些网民在网上下载电影等过程中,随之自动下载获取到了涉恐音视频。有的人将其当作惊悚、恐怖电影来观看,甚至传播分享给别人,从而造成了违法。

  那么,《刑法》对涉恐视频等又是如何惩处的呢?

  《刑法》规定,以制作、散发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或者通过讲授、发布信息等方式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明知是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料或者其他物品,而非法持有,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另外,制作、传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的,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自觉远离涉恐音视频

  民警郑重提醒广大市民和有关单位,严禁利用手机、电脑、移动存储介质、播放器及其他电子产品制作、发送、播放、复制、传播、存储暴力恐怖音视频。

  严禁利用互联网网站、微博、语音聊天室、网盘以及QQ、微信等浏览、下载、存储、复制、转发、发布、上传暴力恐怖音视频以及相关网址链接。

  严禁利用手机市场、电脑市场、音像市场等经营场所制作、贮存、销售含暴力恐怖音视频物品。严禁利用邮政、快递、客(货)运等物流途径运输、夹带、寄送含有暴力恐怖音视频的物品。

  一旦发生上述行为,将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希望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能够自觉加强对《反恐怖主义法》的学习,切实提高守法意识,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工作。

  另外,“平安大庆”微信公众号是警民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该平台,市民不仅可举报线索,还可以了解很多防恐知识、反恐资讯、应急避险常识及如何识别涉恐可疑人员、可疑迹象等,希望大家积极关注“平安大庆”微信公众号,为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