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9日讯 最近,在朋友圈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周末最好待在家里,出去太费钱。记者就此做了一番调查发现,市民大多选择在周末会友、购物、“遛娃”,这其间食娱购等一系列流程算下来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案例一:周末带娃最费钱
市民韩女士是标准的上班族,平时朝九晚五工作很是忙碌,只能在周末陪女儿一起出去吃点儿好吃的东西,看场电影什么的。“电影票都是团购的,这样最便宜的一张也要20元左右。”韩女士掰着手指开始为记者算账,吃饭会挑口味相对好一点、环境不错的饭店,她给一家三口儿定的标准是人均60元,可每次都会超出一些。“这个周末天气不好,女儿也没有放弃出去的打算。”韩女士说,女儿很会安排周末的时间,这次她的计划是看电影、吃饭、去游乐园,最后逛超市。游乐园的会员卡是300元玩三次,韩女士尽量控制女儿两周玩一次。“赶上商场打折促销,我和女儿根本都控制不了购物的欲望,童装有时候比大人的衣服都贵,这样的意外支出也很多。”
案例二:好友聚会挺烧钱
朋友聚会有很多种,吃饭是最省钱的,这是市民唐先生的观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唐先生和他的一帮好友都是运动迷,每逢周末,三五个好友都会聚在一起,骑自行车、打球、游泳、健身、自驾游等等,“运动装备最费钱,得时常换新的,有些项目需要办会员卡,一年算下来,花在运动上面的钱至少过万。”唐先生说,他和朋友们骑的自行车属于专业级别,得按时维护保养,办打球、游泳、健身套卡一年约7000元钱,另外,朋友们发现新的运动方式会迅速地扩散,大家都会跟风玩。“这个电动独轮体感车就是我们的新玩具,汽动配置的声音有点大,只能开车去野外玩儿。”唐先生所说的电动独轮体感车外型酷似迷你摩托车,两只脚踏的位置在轮胎中间,操作难度颇高。记者询问了解到,这个车的汽动款价格都在5000元钱以上。
案例三:交通成本多花钱
一到周末,车位难求。最让有车族头疼的是,在目的地附近兜了无数圈却始终找不到车位。市民陈先生和朋友相约去吃自助餐,把朋友送到餐厅门口,陈先生开始寻找车位。“那个胡同巷道非常窄,只能单行,我看没有车位就开出来在周围找,半个多小时都没找到。”陈先生说,在找车位的过程中朋友不停地打电话催,感觉自己后来都要发火了,最后好不容易在一家收费停车场找到了一个车位,不到两个小时,收了8元钱。与陈先生不同,宋女士周末出门都选择乘出租车,她觉得这样省时又省力。“打车是方便,不过女人周末安排比较多,做美容、逛商场、见闺密,要去很多地方。”宋女士表示,每个周末,用于打车的支出都要近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