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4月22日讯 可以扫地、可以煎蛋、可以开刀做手术……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已经应用在各行各业。在奶业,机器人技术也日益成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1日,记者从2016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暨乳业合作大会分论坛《智能化机器人在奶业中的应用》中了解到,我省多家牧场、乳企与相关企业洽谈应用机器人在奶业中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挤奶工或将在龙江牧场“上岗”。
不经人手保证卫生还能分流不合格牛奶
会上,来自瑞典的全球最大的乳业机械设备制造商利拉伐(天津)有限公司代表表示,全世界机器人在奶业中的应用已经有20多年了,目前全球有3.7万台挤奶机器人在牧场进行应用,技术较为成熟。而目前在我国牧场中应用的挤奶机器人只有30多台,主要在北京、上海、天津、四川、呼和浩特等地牧场应用,而我省的牧场目前还没有应用挤奶机器人。
对于奶业行业来说,经实践,应用挤奶机器人将减少牧场60%的人力成本,还可以控制牛奶的质量。整个套杯、挤奶、擦拭乳房的过程都不经过人手、安全卫生。在套杯前系统会对奶牛进行彻底的乳头清洗、地面冲洗、杯组内外侧冲洗、杯组内侧蒸汽后冲洗等,同时经过“机器人”的监测,不合格的牛奶将进行分流。
检测奶牛活动“大数据”让奶牛吃得“正好”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农场,一台挤奶机器人已工作了15年之久,平均每天运行20-22个小时,已经为牧场主生产了825万公斤高质量的牛奶,并且现在仍然运行良好。
对于奶牛吃什么,吃多少?“机器人”通过“大数据”监测奶牛的活动量、产奶量等情况,通过调整饲料配方中的能量平衡来进行科学饲喂,确保每头奶牛获得精确的饲料、并且无任何残留和浪费,让奶牛吃得“正好”,从而得到健康的奶牛和最佳的生产水平。
3D扫描奶牛体况出现乳房炎之前3天可预警
在奶牛的健康上,机器人运用3D扫描奶牛体况评分系统,每日自动检测奶牛体况评分,在奶牛发生临床型乳房炎之前三天,就发出预警,使得农场主在奶牛生产能力下降和需要采取抗生素处理之前采取行动,将损失降至最低,并可以基于奶牛的产量和时间,调整最佳的挤奶间隔进行自动挤奶,提高了每次的挤量并改善奶牛的乳房健康。这些过程只需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管理信息,操作简单。
据专家预测,未来五年内,全世界挤奶机器人将翻一番。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虽然目前我省还没有挤奶机器人在牧场应用,但是我省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优势,拥有发展乳业的地理区位、土地饲料资源充足和产业基础雄厚坚实等优势,未来三五年内智能化机器人,将在龙江奶业中有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