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刘阳:一个奶酪匠的供给侧判断
2016-04-22 23:18:1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彦 邵国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一个奶酪匠的供给侧判断 访布乐奶酪坊创办人刘阳

  东北网4月22日讯(黑龙江日报记者王彦 邵国良)这次来哈参加国际乳业展览会的法国代表团中,有位华人刘阳,是地道儿的黑龙江人。他以自己成功的创业经历,为年轻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黑龙江的企业家、同时为黑龙江奶酪业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留学法国 与手工奶酪结缘

  刘阳16岁离开黑龙江来到北京,2001年赴法留学,专业为企业管理,后又学习国际贸易。最初想法只是拿文凭镀金。第五个年头,他开始思考归国之后做什么。

  回国前刘阳在法国农村住了一阵子,邻居恰巧是位奶酪匠。“平时也会吃奶酪,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可是这种手工制作的绵羊奶酪丝般柔滑,入口即化,一吃就喜欢上了。”刘阳用“震撼”二字形容手工奶酪给自己的冲击。从此,对奶酪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并考虑将之作为终身的事业来经营。

  每次回国探亲刘阳都要去超市调研,发现中国市场上尽管奶酪品种少,缺乏高品质的手工奶酪。毕业时,刘阳带回国的并没有什么法国名牌,而是各种奶酪制作设备,温度计、模具、切刀等等。

  口口相传 逐渐打开市场

  因为没有资金支持,刘阳起初只是在家里默默地尝试做奶酪。“奶酪毕竟是一种舶来品,根本无法复制。”刘阳开始一家家去厂家试奶,寻找原料,同时在厨房筛选适合本土的奶酪品种。为了养活自己,他兼职做法语翻译,认识了很多法国朋友。有些朋友试吃了刘阳的奶酪后,给与极大的认可和鼓励。不久,刘阳在北京的法国文化中心和一家越南餐馆先后举办两场小型奶酪品鉴会,来宾全部来自法国朋友圈。当场即接到订单几十份。

  2009年4月,刘阳的手工奶酪坊开张了。在事业版图扩展过程中,刘阳分为几步走。先是每星期给法国朋友写email,推介本周店内新品,接受朋友的email订单。彼时北京市场上的奶酪多为工业奶酪,手工奶酪非常少,即便有,价格也高,每公斤多在500元人民币以上。刘阳手工奶酪的出现,异军突起,填补空白。朋友们口口相传,渐渐在北京使馆区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每个月产量升至100公斤。大概到年底,十万元投资全部收了回来。

  第二年,有酒店和法餐馆的厨师长闻名找上门来,品尝了刘阳的奶酪后成为长期合作的客户。其后,刘阳奶酪开始进入一些小食品专卖店,同时又建起了自己的网站,接受网上订单。

  执念“工匠” 终迎人生收获

  如今,刘阳的客户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比例各占一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市场教育上。外国客户天生就吃奶酪,中国客户毕竟因背景和饮食文化差异,对奶酪所知不多,常常会有人打电话问,你们的奶酪为什么会长毛,口味为什么会这么冲,诸如此类的问题。刘阳就会天天“客服”,耐心解答,宣传推介奶酪的相关常识,使客户对奶酪的认识从无到有。

  刘阳对奶质的要求非常苛刻,不但要求奶的味道要好,而且干物质含量要高,他收奶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其他奶酪制造商,“虽然我们的风土和法国不同,但也正是基于这种不同,加上工匠的个性化创造,才造就出属于我们自己独有的手工奶酪。”

  在中法建交五十年五十人活动中,刘阳因为奶酪成为对中法文化交流有贡献的五十人之一。也是因为奶酪刘阳被法国授勋为“骑士”称号。2015年,英国DK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奶酪百科全书,共收录了中国的三款奶酪,其中刘阳的两款纯正的天然发酵奶酪“北京红”和“大多姆”入选。同年六月,法国图尔举办世界奶酪大赛,23个国家的七百多种奶酪参赛,共颁发五十多块金牌,刘阳个人因“北京蓝”和“牦牛多姆”独得两块金牌。

  龙江奶企 急需转变观念

  无论是出于乡土观,还是所从事的行业,刘阳对黑龙江乳业发展一直有所关注。刘阳谈到,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供给侧改革,但大多停留在概念化阶段。“就龙江奶业来说,婴幼儿奶粉是龙江乳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需原料乳清蛋白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我们的奶源过剩,乳清蛋白又是生产奶酪的副产品,我们为什么不改革供给,进入经济链条的最前端直接生产奶酪,然后用边角料乳清蛋白再生产婴幼儿奶粉以降低成本呢?不要说现在没有奶酪市场,市场从来不是等来的。很多大企业都是看市场上哪种产品好卖就卖哪种,不创新不引领,永远走在别人后面。企业就是要去开发市场,甚至是培育市场。黑龙江人非常开放,接受度高,从这次会议期间的几次奶酪品鉴活动的火爆程度就可以看出。企业家需要魄力和眼光,如果过于束手束脚,错失机遇,早晚会被市场所淘汰。在国内奶酪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产业,中国人现在越来越讲求营养和健康,如果政府能够推波助澜,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奶酪业,在消费习惯上倡导奶酪消费,慢慢就会形成氛围。这次法国为什么会请顶级大师来到黑龙江不计成本搞这样一个奶酪推广活动,就是看中了黑龙江和中国的广阔市场。外国人能意识到,为什么我们熟视无睹?国外在做,我们自己的企业不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把奶酪业发展起来,届时,黑龙江会增加一个特别棒的标志性地域产品。”

责任编辑:吕博

【专题】2016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暨乳业合作大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