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野菜是赏是挖 东北网告诉你野菜正确的“打开方式”
2016-04-27 18:57:59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春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7日讯(记者 王春颖) 春季正当时,绿油油的野菜“爬”满了冰城大街小巷的土地,放眼望去,绿汪汪地,一片生机盎然。冰城市民对于野菜的追捧程度也异常火热。

柳蒿芽。图片来自网络资料片

  近日,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喜欢拿着个小草筐或拿着塑料袋,一把小铲刀,到路边花坛中、小区绿化带内、城郊荒地去挖野菜。许多市民已经不满足于在家附近和街区内挖野菜,甚至不惜开车跑出数十公里前往郊外挖。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说,“挖野菜”已经成为了一种放松心情、亲近大自然的情怀。野菜到底是赏还是挖?下面东北网来告诉你野菜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冰城的土地上,最受百姓喜爱的野菜就是“婆婆丁”。这个季节,婆婆丁已经从地里全部冒出来了,有的区域“婆婆丁”一经“上线”,就遭到了市民“哄抢”。缘何它这么受欢迎?据了解,“婆婆丁”食用方法多种多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对于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胃炎和肝炎等疾病都有治疗效果,还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帮助改善动脉微弱,对皮肤也有好处。这也正是挖“婆婆丁”之风经久不衰的原因。

 

婆婆丁。图片来自网络资料片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种“婆婆丁”多生长在绿化带树木旁、大草甸子空地上和河沟旁的空地上,越干枯的树木旁生长的“婆婆丁”,个头越是大。同样,其他几种“盛行”的野菜也是在这些地点茂盛生长,诸如芥菜、榆树钱、小根蒜、柳蒿芽、山芹和野蘑菇等。

  各色的野菜充斥着春色,路边的野菜该不该采?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了关于春季野菜食用安全的风险提示。指出,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共收到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68起,中毒人数1045人,死亡89人,绝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家庭,主要原因为误采误食。

 

榆树钱。图片来自网络资料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路边生长的野菜容易吸收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汞、铅等重金属含量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较高,这些有害物质一旦被吸附很难完全清除,食用这样的野菜对健康有害无益。另外,路边生长的野菜还有沾染猫狗等宠物粪便中的寄生虫等污染隐患。而公园、小区里的野菜,由于生长靠近绿化树木,可能带有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农药残留。

  此外,有专家提出,想要吃到放心的野菜,可以选择水流两侧的野菜进行采挖,水流两侧的野菜不仅野嫩,而且基本不会含毒;另外,雨水也会影响农药效果,因此,天刚放晴,草木上的水珠未收之际,采摘的野菜相对安全。

 

野蘑菇。图片来自网络资料片

  医学专家提示,肠胃功能较弱或患有慢性肠胃炎的市民食用野菜不能过量;吃野菜后一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采取催吐方式紧急处理,并及时到医院就医。

责任编辑:张广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