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结合新的实际弘扬大庆精神
2016-04-28 10:35:5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晓华 陈立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4月28日讯 在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大庆为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庆依然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的确,大庆这座城市之所以充满持续不断、奋发向上的活力,就是因为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其蕴含的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追求和科学的求实价值是大庆人弥足珍贵、一以贯之的传家宝。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并存发展,新旧观念相互冲突,大庆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念和精神家园建构的重要文化资源,也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其传承与弘扬的方法。

  一、融入家风家教。一是要把大庆精神所蕴涵的人格理想、优良品质融入到家训家教。会战时期流传下来的“人拉肩扛”“干打垒”“缝补厂”“五把铁锹闹革命”“回收队”“修旧利废”“硬骨头”等传家宝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作风是新时期克服年轻人追名逐利、过于注重仪表、奢侈浪费,沉淀内心世界、纠正价值追求的精神食粮。家长也应该把大庆精神这种本土精神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使其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育人功能。二是家风家教传播大庆精神需要家庭成员不仅在理念上重视起来,更重要的是在日常行为上要把大庆精神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以讲好经典故事、做好模范榜样等言教和身教两种方式使其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一是学校要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把大庆精神的思想实质和大庆石油时期的优秀会战传统作风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不但要坚守品德、政治和法律底线,而且要担当大庆精神传承与弘扬的表率。二是创新国民教育育人体系,推进大庆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2年大庆市实施大庆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工程以来,大庆精神已成为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的必修课,更是中考政治课考试内容的一部分、高中生社会实践成绩的一部分。总之,依据青少年成长规律和心智发展特点,区分层次、各有侧重、梯次推进,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三、依托网络新兴媒体。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需要在充分挖掘大庆精神德育资源和时代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大庆油田开发与建设过程中选树典型的基本经验,探索先进典型挖掘和宣传方式。要综合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现代传媒手段,塑造感人形象,让典型影响内化为人们心中的榜样,外化为大家行动的指南。一是要继续借助传统的方式延续大庆精神。二是要利用新媒体网络化的平台让大庆精神向更大、更广的范围进行传播,让大众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手机等平台了解和接受大庆精神,挖掘和发挥它在全国层面上的多维价值。

责任编辑:姜继周

【专题】学讲话 谋振兴 闯新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