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富锦 :拽住“一头巨象” 补长“三块短板”
2016-04-29 09:37:08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明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9日讯(记者 王明菲)佳木斯富锦市系三江平原上的大粮仓,又是中国“一带一路”“龙江丝路带”建设东部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富锦天然的农业资源禀赋,吸引了一大批实力企业纷纷入驻,前来投资的象屿集团进驻就成为行业的龙头,带动了本地产业蓬勃发展。

  二十多年前曾跨入全省“九小龙”、“十强县”行列,后虽一路紧追急赶,仍难再现当年经济综合评价位居前列的风彩。连续10余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北国粮都”富锦市,年产粮47亿斤的富锦差在哪里?

  “一产虽大,但不强,精深加工是短板,大部以原字号或低附加值的身价远嫁他乡;二产产加销链短紧密性不够,缺少象样的具有全产业链的大龙头大引擎,缺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财税贡献率大的企业;三产有潜力较大的区域消费市场需求,但却缺少释放内生动力激发活力的载体和平台,缺乏以市场为主体生长环境。”

  “三块短板”,补长了就是三大优势,成为富锦破解瓶颈和软肋的希望所在。自从2014年举全市之力,将“一头亚洲巨象”——厦门象屿集团“拽”入富锦市后,富锦这条“困龙”,可谓:得水、得风、得势。

富锦象屿仓储区全景。

  种地,多了抓手;增收,多了靠山

  去年年底收粮旺季,记者首次走进位于富锦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富锦象屿金谷农产有限公司。公司外,多达1500辆载粮大货车组成的卖粮“车龙”,绵延数公里。占地318公顷的院内,由12栋巨型烘干塔,50余栋仓容3.3万吨砖混平房仓,40余栋钢结构库,900余个简易露天钢结构囤,组合成的345万吨巨大仓储实力网,由公司总经理和工作人员包括38个卸粮队等达数千员工组成的服务网,“网网”捕获了粮农的心……

  今年3月18日,富锦市砚山镇福祥村合作社顺利通过富锦象屿的“种植诚信度”等多项基础条件考评,正式签订了近2万亩水稻产销合作协议,这其中既有本村流转的8000亩水田,还有从外村流转过来的由合作社投入几百万元新旱改水的1万多亩地,由3864亩缩减至今年准备种植1200亩的新品种玉米种植,秋后也将销售给富锦象屿。每市斤加价1分钱以上,象屿仍象去年那样,帮助合作户解决所需资金、化肥、种子,给予签订合同户发放一张便农一卡通。

  “给象屿种,不愁卖,还增收,缺钱人家帮,缺肥少扶人家给,卖粮人家收,还加价,早卖晚卖都是象屿的粮。不上火,心又有底了。”尝到甜头的当地农民如是说。

  富锦市有关部门调研显示:象屿的入驻,在一产上拉动并加速了富锦由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的转变。

  今年,富锦象屿预计在以富锦轴心的三江东部经济区域内,直接签订合作协议的水稻玉米合作经营面积50万亩,其中富锦市30万亩。作为全国调整水稻种植面积第一县、全省玉米种植最大县的富锦,因为有了象屿,农民种地,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多了抓手,多了保证。

富锦象屿正在建设的自备电厂。

  工业有了“一条‘全产业链’真龙”

  富锦数届班子扬鞭快马矢志不逾的拼搏——打造中国最大的粮食全产业链和粮食物流中心、最大的仓储加工物流产业链、亚洲最大的玉米加工城的梦想,正在呈现出一缕缕现实的希望之光。

  由富锦象屿搭建的粮食仓储、粮食加工转化、现代农业服务、集聚区域物流4大平台,上游起于土地流转、种子培植、肥业生产和合作种植服务,中游“游”至粮食收购、烘干、仓储、运输等流通服务,下游“下”到深加工及销售。一条全农业产业链,融合一二三产,计划总投资6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45亿元.富锦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年深加工120万吨玉米系列产品的产业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大部,等二期工程全部结束,可形成年深加工120万玉米的能力,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食用玉米淀粉可达84.8万吨,30万吨结晶糖,喷浆玉米皮(纤维饲料)14.4万吨,玉米高蛋白饲料6.5万吨,玉米高蛋白胚芽粕8.2万吨,玉米油3.2万吨,预计年产值可达38亿元,上缴税金2.1亿元,实现利润2.65亿元,安置就业1400人的“杰出贡献”。

  富锦象屿在二产上,正在拉动富锦向着新兴绿色工业立市挺进。规划建设中的120万吨玉米加工及自备电厂项目,将使富锦成为国内大型玉米食品加工中心。项目达产后,将加快富锦市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使工业产值、利税大幅度增加,预计年产值可达38亿元,上缴税金2.1亿元,实现利润2.65亿元,安置就业1400人。同时,项目还将拉动相关产业竞相发展。

富锦象屿砖混平房仓。

  三产多了一个集聚物流大平台

  引来“一头亚洲巨象”,富锦诞生了一座“象屿商贸物流城”。

  仅一个粮食收购旺季,日接收粮食高达5万吨,日送粮车辆高峰达到1500多台。本市、周边也来至鸡西、七台河、勃利、双野山、集贤、萝北、绥滨、同江、饶河、宝清、友谊、建三江、红兴隆、宝泉岭农垦等市县农场的大型货运车辆,几条公路线上的车队成龙,拉动了交通物流业向富锦集聚。富锦象屿仓储建设时,每天到山上拉运碎石的车辆几百台,最远的大连车队也赶来“打工”。

  政府找准了位置,现实服务重精准

  3月8日,象屿集团总裁张水利一行数人,再次到富锦实地考察,决定追加1500万元投资,用于玉米项目的维生素B族系列的精深加工开发。

  可以说,是当地市委市政府决策层的坚定信心和明确态度,当地营造的亲商活商兴商的良好环境“拴”住了象屿。

  书记市长任富锦象屿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一名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推进组一路跟踪服务,由各相关部门6名干部组成的象屿金谷项目推进办公室,专门为企业驻厂全程服务。市里还通过各种形式,向市民不断地通报象屿金谷农产公司建设进度,惠农信息,组织乡村干部种粮农户、合作社与公司搞好全方位对接。

责任编辑:姜继周

【专题】学讲话 谋振兴 闯新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