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30日讯 五一就要到了,很多爱好自驾的驴友即将开始美好的旅程。近日,很多读者提问,长途自驾都需要带什么,要注意哪些?结合自己刚刚结束的234天长途自驾,老旺在这里和广大车友分享一下长途自驾全攻略。
长途自驾之【百宝囊】
长途行车很多不确定因素都要尽可能考虑到,因此这些物品必须携带:创可贴、红药水、纱布、感冒药、止泻药、电瓶连接线、灭火器、胶布、钳子、螺丝刀、气泵、机油、警示牌、二合一胶水等。
气泵除了给轮胎补气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吹掉空气滤芯上的灰尘。空气滤芯就好比口罩,经常清理会使得发动机及时得到干净的空气。相反,由于空气滤芯上面的灰尘过多,会使得发动机进气不畅,而造成发动机无力、油耗增大。因此,长途旅行要根据行驶的环境,自己动手清理上面的灰尘。
节省费用之【线路图】
我个人感觉长途旅行,如果沿途没有拍照计划就走高速,有拍摄计划就走国道。
国道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没有或少有收费站,这样相对于高速就能节省很大一笔过桥费。但是,要是在云贵川等地,国道都是在山涧盘旋,车子只能低速且频繁更换档位,还要不停地刹车,这些都会无形增加车子的油耗、刹车系统的过度磨损,最主要的是和高速比,你会浪费很多时间。
2015年我去贵州的毕节,由于要在中途拍摄,而走了国道和省道。220公里的路本该当天上午就到,结果却由于山路弯多、路不好走,整整走了九个小时,一些路段甚至用一挡。如果走高速,虽然会绕道近百公里,但四个多小时就能到达。还有一点就是,国道沿途会有电子测速,稍微不注意,一天下来上百元就没了。
因此综合看,高速省钱、省时间。
中途停车之【避风港】
长途行车拍摄、休息等需要停车,但是停车时如果选择不当,可能会出现伤亡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一定要谨慎。
首先,如果是高速绝对不能在应急车道停车,一定要选择服务区。如果是国道停车时,要选择有停车港湾的地方停车,实在找不到,车子要尽量靠边,同时在车后50到200米处(根据路况)设置警示牌,用来提醒后面的司机前方有车辆停放。
在高速公路上,如果车子出现了故障,司机停车后让车内人员立即下车,并在车后200米外设置警示牌,避免后面的车辆和故障车辆发生二次碰撞。
在山区车辆不要停在山脚下,特别是下雨的时候,避免山体滑坡或泥石流、落石等灾害给车辆和人员造成伤害
安营扎寨之【住宿篇】
当车辆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如果是大城市,可选择超市、广场、公园、肯德基等快餐店门前停车,因为这些地方都有公厕、自来水,有的还是24小时营业,甚至还有W I FI。
如果是小地方或路边,则可停在正规加油站附近,这些地方也都有公厕,能解决旅游者洗漱和生活用水。如果和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聊得来,还可以免费借用他们的厨房,做点可口的饭菜。
如果必须要在有人的地方宿营,一般是在白天选好地方,晚上过去宿营,尽量不在白天安营扎寨。
还有就是沿途很多村子也是很好的宿营点,淳朴的村民都会让你在家门前或院子里宿营,甚至会让你免费住到家里。
应急处理之【生存技】
是机械就会有故障,驾驶者应该学会简单的应急处理方法。
首先,当发现发动机防冻液有渗漏时,如果是紧固的螺丝松动了,拧紧螺丝后,若没有防冻液补充,可用矿泉水甚至河水补充。但这只是应急,一旦到了可以修车的地方,就应立刻换上防冻液。
第二,如果发动机油底壳被石头等硬物磕碰而出现裂纹,会造成机油渗漏,应急的处理方法是:把裂纹处清理干净,用肥皂涂抹在裂缝处或用二合一胶粘上,这样处理后就可暂时缓解机油的渗漏。
安全驾车之【小憩篇】
驾车时间长容易疲劳,一些不正确的驾驶姿势,也会为行车带来隐患,因此一定要注意。
首先,要双手紧握方向盘,因为有很多人喜欢单手握方向盘。当需要紧急转弯时,双手要比单手反应快,转得角度大。特别是车辆出现爆胎时,双手能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俗话说,十次肇事九次快。因此,行车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时速行驶,且每开2个小时就要休息15分钟。
想停车时后面如有大货车,要提前刹车示意。在超越大型车辆时,一定要果断,不能长时间和大车并行。
每天上路之【安检篇】
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如果气压不足,就要及时补充。同时要检查一下车子下面是否有机油、防冻液、刹车油渗漏,如有就要及时到修理厂修理,不然车子行驶中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发动机故障、甚至危及车辆的安全事故。当车辆行驶在高低不平的路面时,一定要经常下车检查发动机油底壳是否和地面接触过,因为我在途中看到过一台轿车由于路面不好,车子油底壳被石头磕坏,造成机油泄露,而司机却全然不知。
以上这些是记者十余年来驾车采访56个民族的一点经验。除了2010年由于我自身原因而造成车子掉进云南布朗山的沟里外,再没出现任何事故,即便是这次在318国道刹车失灵,也因为我处理及时而没有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