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4日讯 在宝清县,一提起“山歌”这个人,熟知他的人都会伸出大拇指,赞一声“有才”。“山歌”者何人?宝清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法制股股长葛伟华是也。其有何才?十多年时间里创作歌曲近百首,用汗水和天赋执着于对音乐的追求,终成如今之成就。
乍见葛伟华,他正身着工装伏案阅卷,其认真专注的执法者形象让人很难把他与艺术联系起来……
一、在儿时:他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葛伟华。
“音乐,那可是儿时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小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葛伟华接触上了音乐。小学二年级时,学校里新调来班主任是一位音乐老师,在授课之余,老师喜欢教同学们唱几支流行歌曲。或许是葛伟华生来就有音乐的天赋,也许是他注定要与音乐结缘,这些曲韵优美的歌曲让葛伟华深深迷恋,几乎是听老师哼唱一遍,他就能记住歌曲的曲韵。每次听完老师唱歌,葛伟华都会陶醉在歌声里许久,那美妙的旋律仿佛让葛伟华看见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少有人还会记得,当时的县城文化生活是何等贫瘠,更不会有人知道,葛伟华幼小的心灵是多么渴望艺术之水的滋润。“那段时间里,我好像着魔了一样,有时在街上,听到别人家里传出音乐声音,我都会下意识的站住,一听就是好长时间,常常把要作的事忘在了脑后。”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葛伟华微笑中带着一丝感慨。但好景不长,很快这位班主任老师被调走了,这让葛伟华深以为憾。但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音乐的种子已经在他心里牢牢地扎下了根。
二、在部队:他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
1997年,葛伟华光荣入伍。部队的新鲜感像流星一样一闪而逝,留下的是日复一日的枯燥。十八岁的葛伟华每天除了训练还是训练,这让葛伟华无比煎熬。骨子里的浪漫被枯燥压迫的痛苦又有谁能感受得到呢?葛伟华渐渐不能自已,他清楚地认识到,他必须要找到一个渲泻情感、释放压力的出口。
契机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一次训练结束,一名战友拿出了吉他,深情地弹唱起了《草原之夜》。苍凉优扬的歌声一下子就唤醒了他心底深藏多年的音乐梦想。对呀!我可以唱歌呀!我怎么没有想到音乐这个最美、最优雅的伙伴呢?葛伟华从战友手里接过吉它,轻轻地拔动了琴弦。笨拙的琴声从指尖流淌出来,潺潺流进了葛伟华的心里,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就好像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与音乐一起共鸣、欢唱。
葛伟华流泪了。他猛然间才发现,原来音乐一直就沉淀在他的心里,从来也不曾抛弃过他,是他自己忽略了太久,以为早已经被音乐遗忘。
从那天开始,他又一次沉浸在了音乐的美妙之中。部队里有一个战友们建立的音乐爱好小组,他一头就扎了进去。一有时间,就与战友们在一起弹琴,唱歌,歌唱思乡情,歌唱战友情,歌唱对爱情的憧憬,歌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那一段日子,他歌唱得无比畅快。
日本地质学家桥本渡一在他的论文中论断:沉寂越久的火山,喷发时越激烈。葛伟华就是这样,他就像一个沉寂许久的音乐火山,忽然就喷发了出来。很快,他就不满足于单一的学唱了,他发现,军旅中有好多素材都是很好的歌唱对象。在那之前,葛伟华平时喜欢写一些诗词散文,入伍以来,他已经创作出了诗文集《热血青春》、《战地科尔沁》和散文集《无悔的军旅》等。在一次弹唱之后,他灵感突至:“我可不可以把我的诗用音乐唱出来了呢?”他马上开始了尝试。
网络上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用在那时的葛伟华身上尤其生动。在当时,歌曲编曲对葛伟华来说,完全是一片空白,只粗识简谱的他要想创作谱曲,何其难也。没有老师,没有可以学习的资料,葛伟华只能在黑暗中艰难探索。
但他没有气绥。没有歌词,他用自己的军旅诗凝练;不会作曲,他抱着吉它自弹自哼;不会写谱,他用自己的方式在纸上写写画画。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的首支原创歌曲新鲜出炉。他永远也忘不了他第一次给战友们弹唱自己创作的歌时的情景,“刚开始唱的时候,战友们并没太在意,以为我唱的还是耳熟能详的老歌。但第二遍的时候,战友们就反映过来了——这是一首新歌。”葛伟华说。“那天,那首歌我唱了好多遍,每次唱完,战友们都一个劲地要求再唱一遍。一直到战友们都学会为止。”
葛伟华的歌唱响了!葛伟华出名了!他创作的歌经常回荡在军营里。战友们非常喜欢他的歌,每次见到他,第一句话经常是“又写了新歌没有?”
现在回忆起来,葛伟华还充满眷恋。但现在再回首望去,葛伟华对那时创作的歌并不满意,“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的创作,真的太小儿科了!呵呵,很幼稚!但是战友们喜欢,而且部队的首长也鼓励我进行音乐创作。幸亏了有音乐的陪伴,让我的四年军旅生涯更丰富多彩。”
三、在地方:音乐梦想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2001年,葛伟华从部队退伍。当时,他的战友介绍他去南方一家音乐传媒公司,但是多年的部队生活,让他学会了一个词——服从,他服从了部队分配的工作——宝清县行政执法局。全新的工作环境,全新的工作任务,葛伟华忙碌了起来。这一切又一次打断了他的音乐梦想,直到2007年,他的音乐梦想才又一次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那年元旦,宝清县行政执法局举办内部联欢晚会,葛伟华毛遂自荐,现场演奏一首原创歌曲。高雅、优美的曲调一下子让领导发现了他的音乐才华。他受命导演策划联欢晚会,并现场演唱他的原创歌曲。从那之后,他的音乐梦想真正起飞。
创作歌曲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容易。而对于葛伟华来说,想要真正进入音乐领域更是着实需要跨过几座高山。第一座高山就是谱曲的相关基础知识,毕竟葛伟华从来没有专业、系统地学过。如何着手?还能像以前在部队时一样吗?不能!矢志于音乐的葛伟华绝不容忍自己继续草根下去。不识五线谱,他向学校的老师学习,不会多乐器混音,他在网上找资料,到外地向专业人士请教……白天上班,晚上琢磨,一点点积累,一点点学习,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成了当地少有的专业音乐人才;第二座高山是如何把自己的原创歌曲推出。他在同事面前唱,他在街头唱,他在演出时唱,他在网络上唱,终于让他的歌从无人知唱到有人听,唱到有人学,唱到有人下载……
一座座高山被他的执着跨过,一个个险峰被他抛在身后,他的歌成了网络红歌,粉丝数量迅速增加,现在已经超过万人。他的歌吸引了名家的注意,青年歌唱家彦华、车晓菲等国内著名歌手纷纷向他约曲,红遍大江南北的“油条哥”也来约歌。这一切,都证明了他在音乐领域的成就,也见证了他十余年的汗水。
四、在音乐:他永远前先在路上
最近两年来,他的歌曲创作进入井喷期。2014年,“中国梦”响彻中华大地。葛伟华心潮澎湃,创作歌曲《梦想在中国》。这首歌曲历时三个月,以高亢唯美的民族风格,采用磅礴大气的管弦乐伴奏,由国内著名歌手车晓菲倾情演唱。谈到创作经过时他说:“每个人都有梦,中国也有梦。我们的梦是用智慧站在时代的顶峰,中国的梦,是用自己的勤劳,屹立于世界之巅!为了这个梦想,我们的国家曾经饱受战争的创伤,最终走向了胜利。如今,国家已经有了丰翼的臂膀,正在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展翅翱翔,怎么能不让人感动?”
同年10月,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海河事迹感动,他又创作歌曲《光辉的你》,歌曲以于海河事迹中心,赞美了千千万万像于海河一样的好干部,唱出了时代的主旋律。提到这首歌时他说:“于海河是我的好友,更是我的老大哥。他兢兢业业、一心为民的事迹和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深深感动了我,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
他的创作涵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我们一起老的时候》、《忘记自己才能忘记你》、《紫丁香的忧伤》、《牵起妈妈的手》等歌曲在反映平常人生活的同时,还深情地唱出了普通人的情感。
现在,葛伟华的艺名“山歌”已广为人知,创作的歌曲也广为传唱。因为他的成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国际词曲联盟协会、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双鸭山音乐家协会等多个音乐组织发展他成为会员,原创MVBOX专栏音乐人。但他没有止步,他说:“艺术之路永无尽头,音乐之巅永在极前。我会永远振动音乐的翅膀,向着艺术的光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