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6日讯 进入4月,扎龙保护区鹤类繁育中心的“鹤妈、鹤爸”们,每天都在为人工孵化新一批丹顶鹤宝宝做着准备,安静地等待鹤卵降生。同一时期,野外的丹顶鹤夫妻也正在为即将降生的宝宝安家、筑巢。4月8日这天,扎龙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巡查时,救回了两枚野生丹顶鹤卵,小家伙们还未出世,就引来各界关注,在繁育中心备受呵护。
这个季节,是保护区管理局最紧张的时期,野生丹顶鹤已经选好筑巢地点,一旦有外界影响它们繁育,它们就会记住这里,再不回来。
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救助两个野生小鹤的同时,笼养鹤和人工驯养丹顶鹤已经开始了返自然野生孵化。
呆萌的鹤宝宝在户外活动。
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救助两个野生小鹤的同时,笼养鹤和人工驯养丹顶鹤已经开始了返自然野生孵化。
保护区内有野生丹顶鹤筑巢的地点,工作人员已经详细了解。4月8日这天,一股荒火随风扩散,工作人员根据风向判断,很可能会影响一处鹤巢。一组人员紧急出发,奔赴鹤巢附近。果然,荒火的边缘,距离这处鹤巢只有十几米远,鹤夫妻竭力嘶鸣,焦急地拍打着翅膀,两枚鹤卵依然安静地躺在巢中。为了安全起见,巡查人员将这两枚鹤卵带回繁育中心。
室外温度很低,加之一路颠簸,巡查人员怕耽误鹤卵繁育,将两枚卵急忙交给了更有经验的“鹤妈妈”们手中。孵化鹤卵,对于她们来说再熟悉不过,甭管是不是野生的,都是丹顶鹤卵,放到孵化箱内,上设备取暖保温。旁边还有其他等待孵化的鹤卵,一切程序井然有序地进行。
4月24日,伴着蛋壳碎裂声,两只小鹤雏破壳出世,“鹤妈妈”们十几天精心呵护,小家伙们很健康。紧接着,一只只人工繁育的小鹤雏也相继降生,繁育中心瞬间变成了“幼儿园”。“救助,有很多时候是迫于无奈,是为了保护而去救助,但救助之后也会有相应的后果。这两只野生鹤卵孵化的小鹤雏,就不再放回自然了。因为救助被迫接触了人类,它们的父母不会再认它们了,在繁育中心养育成年,再看是否有回归自然的可能。”繁育中心主任林春山说。
这两只小鹤雏,与其他人工繁育的小鹤雏一样,它们生活在一起,“打”成一片。据“鹤妈妈”夏燕辉介绍,“经过我们的观察,可能野生的鹤卵孵化出的小鹤雏脾气稍微大一些,它们经常会对小伙伴‘动粗’,也比较活泼。”当然了,“打”只是偶尔,大部分时间,鹤宝宝们还是和谐相处。
“鹤妈妈”精心给小鹤喂食。
小家伙快乐地吃鱼。
“鹤妈妈”每天记录着鹤宝宝们的成长。
鹤宝宝们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天一亮,它们就跟着“鹤妈妈”们在屋内互动。等到室外温度上升了,它们就到外面晒太阳、做运动。午饭过后是休息时间,也只有这时,“鹤妈妈”们才能消停地吃口饭。下午依然是外出运动,一直到太阳落山,一天非常充实。
孵化期间要保证绝对安静,记者在两只野生小鹤出世后几天,才有幸拍到了几张珍贵的照片。不过,生人勿近,并未被允许与它们进行互动。这个时期,繁育中心这个大“幼儿园”十分热闹,小鹤雏叽叽喳喳的鸣叫,是这里最美的声音。
丹顶鹤是“扎龙”的灵魂,新的小生命,每年都在这里繁衍。野外的危险,人力难控,能做的,只有尽力去保护它。不论是繁育还是保护,扎龙人肩负使命,物种的延续责任重大,他们,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