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冰城全职妈妈把孩子和生活当事业经营
2016-05-08 09:02:18 来源: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5月8日讯 给宝宝喂饭,给宝宝洗洗涮涮、陪伴宝宝做游戏……当上了全职妈妈,意味着将要割舍你的朋友圈,甚至是舍弃你喜爱的职业,全职妈妈很累,如何在苦中寻找乐趣?也许,这是每一位全职妈妈期待破解的答案。在哈尔滨,有这样一群全职妈妈,她们相互交流着育儿经验,并且组成了一个团体,定期带着宝宝参加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吃饭,自此宝宝们找到了人生之中的一群小伙伴,而妈妈们也在活动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日前,记者见到多位全职妈妈,感受到了她们把孩子和生活当事业经营的母爱情怀。

  满满妈妈今年34岁,是一位全职妈妈。在她看来,全职妈妈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话题永远不离开家庭。她们的谈话中大部分都是孩子。她告诉记者,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忙完家事已是天黑,用她们的话就是“又是疲惫的一天”,基本不再出门结交朋友,这样的生活状态让满满妈妈很担忧。

  随着认识越来越多有类似状态的全职妈妈,满满妈妈决定组建一个微信群,希望通过网络将各位妈妈聚集起来,多沟通交流。在群里,满满妈妈带头分享各领域的信息,育儿、健身、美食、旅游……她还会定期组织一些亲子阅读会。渐渐地,群里的妈妈们相互熟络起来,这个群也成为了妈妈们生活的一小部分。

  除了平时线上的交流,满满妈妈于2015年9月开始组织亲子阅读会,至今已举办十一期,每期阅读会,满满妈妈都会分享不同的绘本,还会用甜美的声音为大家分享绘本阅读经验。朗朗上口的韵律,颜色鲜艳的图文,丰富的表情,多变的声音,让宝宝们听得很专注,现场还会安排很多互动游戏,让孩子爱上读书。

  讲情趣:动手搓毡子6小时做出孩子的第一双鞋

  谢佳宁的宝宝已经22个月了,在2013年的冬天,她第一次接触了羊毛毡制品。那时候,谢佳宁刚刚怀孕,去了爱人的老家,“冬天非常冷,孩子爸爸就给我买了一双毡嘎达,我第一次穿上就感觉鞋子又舒服又暖和,从此,就开始关注羊毛毡。”

  她至今还记得自己做的第一个作品——一双婴儿鞋。那时候,做一双婴儿鞋用了6个多小时。“程序非常复杂,我都是用羊毛条手工制作成的。”谢佳宁拿出材料给记者演示制作过程:要将纸板剪成靴子型,均匀地铺上羊毛,如此反复多次,撒上肥皂水,盖上泡泡膜,将羊毛间的气泡挤出去;再将纸板翻过,把边缘的羊毛折过来,均匀地铺上羊毛;再翻过来,将边缘折好,撒上肥皂水,盖上泡泡膜挤压出空气,这样,鞋子的第一层才算完成了。要想做出一双鞋子,就必须如此重复以上的做法四到六次。最后将毛毡从中间剪短,一双鞋子的雏形才算完成。再调整鞋型,用冷水洗干净,再用开水烫一下,晾干。这样,一双鞋子才算真正完成了。谢佳宁告诉记者:“做羊毛毡制品很有讲究,每铺一层都要搓一搓,搓毡子的力度也要逐渐加大,直到两只手指一捏能捏起整片毛毡。”

  谢佳宁除了自己制作羊毛毡制品,还组织了多次羊毛毡活动,许多全职的妈妈技术不断提高。如今,她除了教大家做自然古朴实用的鞋、背包,还研究起欧洲毛毡,做出了美丽的花卉图案。

  爱生活:变着花样给孩子做美食

  今年30岁的桃子妈妈叫姜林,曾经是某少儿培训机构的教师,她坚信妈妈的陪伴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备孕期间就辞去了工作,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从孩子6个月添加辅食开始,就研究每个月龄需要添加的辅食,“那时候,是孩子味觉的发育期,所以我将每个味道都让孩子尝过,至今孩子也不会挑食。”这是桃子妈妈津津乐道的一件事。

  桃子妈妈做出美味食物的秘诀究竟是什么?“我会做出很多新奇的花样,吸引孩子的味蕾。”桃子妈妈说。她偶尔会将米饭搓成团,让孩子用叉子扎着吃;会把炒西葫芦片用牙签串成串吃;也会将秋葵切成五角星形状,包裹上鸡蛋边给孩子吃。“即使是水果,我也会用月牙型、水滴型、蝴蝶型的模具切出不同的形状。”如此热爱生活的妈妈,孩子又怎会不爱吃饭?

  观点:学会经营生活就不会与社会脱轨

  与社会脱节,是否未来还能再出山适应社会,是每一个全职妈妈心里隐隐的担忧。

  “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我在产假里也曾经非常担忧,看着同事们在群里每天热火朝天地聊着工作,自己却只有孩子的衣食住行,心里特别着急难过又上火,甚至担心以后上班的时候进入不了角色。但时间久了,我发现自己并不是没有时间。”微友浩浩妈妈告诉记者。那时候,她进行了一些自我调整和监督,每天晚上孩子睡觉以后上网学习英语,多出去与人交流沟通,情况马上就不一样了。这让我觉得,孩子只是自我麻痹和退步的一个幌子,真正的倒退和懒惰是我们自己,跟孩子没有关系。

  微友壮壮妈妈说,如果有能力和时间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比如,孩子上什么培训班,你也可以一起学习。一起上课或是旁听,都是很好的方式。我的朋友杨静送孩子学钢琴,最后自己学得比孩子还要好很多。

  采访中,全职妈妈们都表示,三年的育儿时光,每位妈妈都可以好好利用起来。可能你会说,“带孩子很累,孩子睡觉了我也想睡觉,没精力等等”。想陪好孩子,我相信每个妈妈都很努力;但不想与社会脱轨,更需要格外得努力。就算是没有孩子,在家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地过三年,也一样会与社会脱节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