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0日讯(岳海兴 陈驹 记者 陈显春) 5月10日,在绥化市津河灌区渠首改造一期工程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铲车轰隆,挖掘机穿梭,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该项目总投资1650万元,去年9月开工,今年3月复工,目前全部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建成后可为4.5万亩水田稳产高产供水,使2.1万亩旱田改为水田。
近期,绥化打造“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据统计,绥化市已谋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围水项目”438个,总投资648.4亿元,其中拟在2016年实施的项目就达到120个,总投资129.6亿元。目前已开复工项目55个,总投资74.2亿元。
绥化市确定呼兰河流域绥化段沿主河道向两侧延展10公里,主要支流向外延展5公里,共1.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区,其它区域为带动区。利用10年左右时间,将核心区打造成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创新示范区。
呼兰河,全长525公里,在绥化市境内345公里,流经8个县(市)区,流域面积2.8万平方公里,占呼兰河流域总面积的77%;绥化流域内耕地面积231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7%。近年来,由于呼兰河流域内缺乏大型控制性工程,造成丰水期涝成患、枯水期水资源贵如油,生态环境恶化,水体污染,生产生活用水受到影响。保护和开发“母亲河”已迫在眉睫。
今年1月6日,绥化市委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战略,建设围水项目,做强围水产业,发展围水经济。
以水资源品质的提升为基础,扩大高品质、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在庆安、北林、绥棱、海伦重点建设400万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在明水、兰西、青冈、望奎重点建设30万亩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在海伦、绥棱重点建设200万亩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兰西、北林、绥棱重点建设80万亩优质果蔬生产基地。实施灌区配套工程,加快绥化津河灌区、永安灌区、绥棱长阁灌区等灌区的改造步伐,扩大自流灌溉和地表水灌溉能力,增加和改善水田自流灌溉面积150万亩。推进旱改水,全市可增加水稻面积100万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建设好高标准良田。流域内有低产田360万亩,通过改造每亩可提高产量400斤以上,可增产近15亿斤。要力争利用3年时间,通过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将核心区内的农田打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生态高标准农田。
目前,绥化各县(市)区围绕“提质扩能工程”拟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8.1亿元,目前已开复工项目7个。绥棱县呼兰河流域长阁灌区节水改造、兰西县呼兰河流域长岗灌区节水灌溉及过水坝、北林区呼兰河流域新华乡等8个乡镇节水灌溉及旱改水这3个节水项目将在10月底前开工建设。
借助呼兰河,打造“特色产业增收工程”。绥化市将“农民增收”作为推进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林下产业促增收、砂石采掘业促增收、休闲旅游业促增收。今年,绥化各县(市)区拟建设兴水项目83个,总投资57.6亿元,目前已开复工项目40个,总投资30.7亿元。年底前还将开复工建设安达市北引灌区百万亩水田建设工程、绥棱县呼兰河流域旅游综合开发森林小火车、庆安县呼兰河流域白桦林观光、海伦市通肯河流域中国黑土硒都富硒农副产品电商创业园等43个兴水项目。
绥化市实施引水工程,通过引水入城、引水入库、水源地建设实现以水丽城、以水兴业、以水惠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