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3日讯 2015年,小贷、理财公司经历了风生水起,但随后迅速陷入信任危机。非法揽储、资金链断裂、高层卷钱跑路……大量客户甚至还没弄清自己的钱将投向何处,就不得不接受血本无归的命运。彼时,大庆市的众多理财公司如退潮一般,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几家公司无故关门,一夜间卷走众多大庆市民几十年的积蓄。
到了今年,经过公安机关的大力打击、媒体的持续宣传后,大庆市民盲目投资而被“黑”理财公司套牢的情况少了,但是,办理储值卡被骗的情况却频频发生。记者发现,预付费卡的骗局,虽不如“黑”理财公司那般触目惊心,但受害人众多,必须引起大庆市民的重视。
四大行业多发“卡”纠纷
今年1月至5月,经本报报道的预付费卡纠纷就有约10起,“卡乐卡”洗车行莫名闭店、辉煌万利会馆易主、维尼宝贝关门等等。
在这些事件中,一张会员卡少则预存几百元,多则数万元,而商家跑路、店铺易手后,会员卡却作废了。
记者总结发现,洗车行、亲子乐园、美容美发、洗浴会馆等行业发生预付费纠纷的情况比较多。曾有一名车主,花200元钱办理10次洗车卡,用了4次,老板换人了,剩余6次作废。车主在新老板手中又办了一张卡,洗了3次,老板又换人了……
在关于让区“辉煌万利”会馆的系列报道中,由于店铺易手,众多会员权益受损,卡里数千甚至数万的预存款面临打水漂。
类似事件层出不穷,而导致预付费卡“作废”的原因,无外乎闭店、易主、房租到期,共性是经营者跑路,或隐瞒真实情况将店铺转给他人,既坑顾客,又坑下家。
商家卖卡有两大法宝
消费者并不傻,相反却很乐于精打细算,那又是什么原因让人们明知有风险,却愿意将钱预存到商家手中呢?记者整理相关报道结合调查发现,“就近”和“优惠”是商家拢住消费者的两大法宝。
以前一直到北辰小区附近洗车,“卡乐卡”洗车行在兰德湖壹号的商服开业后,正常单次洗车78元,他办了580元的10次卡,结果很快变成了“废卡”。
“我爱人喜欢打扮自己,在家附近的美容美发店、化妆品店、服装店都办了会员卡,这些卡加在一起,存了得有一万多块钱。我一说她乱花钱,她就跟我吵,说‘办卡消费更便宜,同样的钱能享受到更多的服务’。当时我就寻思,这要是哪家店黄了,钱就白瞎了。当初在‘辉煌万利’办卡时,店方承诺预存5000元有高额返利,冲这个办的卡,结果换老板了,我们一下损失4000多元。”大庆市民周先生说。
商家吸引预存分“正、邪”
商家卖力销售预付费卡,其中有的是因为客观需要,有的则属于恶意圈钱。王女士经营一家美容院,前期投资基本耗光了她的积蓄,如果不迅速做到顾客盈门,她很快就会连给员工开工资的钱都没有,因此,推出优惠套餐,吸引顾客办储值卡就成了她的必然选择。
“正经做生意,谁都想长久,都奔着赚钱去的,刚起步的时候确实难,办优惠的储值卡一是稳定客源,二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回笼资金,让我有钱扩大宣传,上新项目。”王女士说。如同王女士所说,商家与顾客可以双赢,但事实上,这种双赢建立在商家的良心基础上,缺乏监管,消费者也处于不利地位。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不法商家开店之初就已经盘算好了如何包装、如何宣传、何时关门。这部分人专租短期的房子,或者承兑即将到期的店铺,拿出让同行都认为会亏本的优惠力度,大肆鼓吹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吸引消费者存钱。当手中的钱达到预想之后,这些商家会一夜之间搬空店铺,有些会员甚至几个月之后才知道被人耍了。
在以往的采访中,一些商家干脆不办营业执照,或者套用已经倒了好几手的营业执照,打一枪换个地方,无论是顾客讨债,还是执法部门追责,都如同大海捞针一样难。
闭店跑路或构成诈骗
频频发生的预存款消费纠纷,已经形成一股歪风,不禁让人觉得,其与“黑”理财公司的圈钱手段大同小异。
对此,黑龙江鸿大律师事务所秦岚律师认为,无论是理财公司还是其他服务性的商家,收到客户和消费者的钱款后,就等于和客户、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合同关系。如果发生经营困难,商家无法继续经营需要闭店或者是转让,应当提前告知客户及消费者,并对客户已经交纳的资金有所安排。这是商家基于诚信经营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法律规定的责任。
理财公司如果到期无法偿还资金,关门跑路,根据性质及资质的不同,有可能构成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非法集资等罪名。而商家收了预存款后闭店,商家没有按照承诺完成服务,消费者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商家返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但如果商家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消费者的资金,开店只是幌子,这就可能与“黑”理财一样构成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