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年到头钱没少挣,却没攒下,日子啊,还得算计着过
看看这三家的小账单
东北网5月17日讯 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都不能少。上班的、打工的、做小买卖的,有钱人有自己的活法,没钱人有没钱人的过法。
月入1万的日子,有人过得紧紧巴巴,月入3000的家庭,可能过得轻松愉快。
无论怎么的收入,精打细算日子才能好过。大吃大喝不知道节俭,收入再高,也攒不下。
记住老祖宗的话,成由勤俭败由奢。
娘俩一年开销不到1万元
龙凤十六栋住户李女士
两口之家一年3万余元收入,能存2万元
家里最大支出:人情钱
李女士42岁,儿子上高三,老公前年一场车祸离世。
李女士没有正式工作,几个朋友一起干保洁,谁家厨房脏了,玻璃需要清洗了,只要打个电话,她们就能赶到现场,先讲价后干活,最后雇主检查质量满意后再付款。
因为收入不稳定,每月大约有2千至3千元收入,李女士日子过得很“细”,学校考虑到李女士家实际困难,让孩子在食堂帮助打扫卫生,这样孩子可以免费吃饭,李女士每星期只给孩子10元钱,除去每周回家的4元车票,孩子每周手里只有6元零花钱。
李女士的账单很简单,一年人情钱接近5000元,取暖费、物业、燃气、柴米油盐大约需要4000元,孩子不在家,李女士家里没有电脑,闭路电视也不看。穿的衣服都是在做保洁时,好心人给的,她和孩子一年基本不买新衣服。
满打满算,一年家里开销超不过1万元,在两个人一年没有大病的情况下,到年底能攒下2万元。
3口之家一年存1.5万
银浪温馨家园葛先生
3口之家一年收入8.5万元,能存1.5万元
家里最大支出:补课
葛先生家三口人,女儿上高二,他在一家国企上班,年收入6.5万元,妻子打工,每年收入大约2万元。
葛先生老家住在农村,父亲已经75岁,因身患重病,由妹妹照顾,每月他给妹妹800元钱,一年需要大约1万元。
孩子读高二,半学期(4个月)学费200元,住宿半学期150元,半学期书费620元,吃食堂一个月500元,校车费每月450元,还有补课费每月1000元,寒暑假补课4000元,补课一年花去1.2万元,孩子一年总计花去大约2万元,这里还不算给孩子买衣服和零花钱。
葛先生“好脸”,无论是单位谁家有事,还是农村老家有事,必须到场,一年请客随礼穿衣钱大约1.8万元。家里私家车保险加油保养每年1万元。闭路电视、电话费、电费、燃气费、还有吃喝拉撒一年需要1万元。一年下来,葛先生能有1万多元存款,日子过得忙忙碌碌,家人健健康康,是葛先生最大的心愿。
家里一半收入“买长寿”
萨尔图铁西张大爷
两口之家一年有4.5万元收入
家里最大支出:保健品
张大爷,今年68岁,老伴66岁。张大爷家在外地,退休后被儿子接到大庆,在铁西买了楼房,张大爷退休金每月是2600元,老伴是1200元,每年两个人的收入是4.5万元。
张大爷和老伴身体都很好,衣食无忧,两个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养身体,身体好就是对子女最大的帮助,所以每天早晨起床,两个人就开始锻炼,听各种健康讲座。
今年开春,张大爷还在外面开了一块地,一是锻炼身体,二是还能吃上健康食品。
孩子和孙子生活条件都很好,有时还给他俩零花钱,老两口的收入,都由自己支配。
这段时间,老两口迷上了健康讲座,买了测量仪,还有各种保健品,虽然昂贵,但他们心里觉得值。
一年下来,两个人买保健品的钱,大约花去2万元。
孩子也时常提醒他们,别被骗了,但每次听说有健康讲座,两个人就觉得心里痒痒,刚听课时不想买产品,但听着听着就改变思路了,看见别人买,自己也想加入进去,保健品吃不好也吃不坏,有的买回家根本都没拆封。
吃了两年保健品,高血糖也没有什么好转,张大爷决定加强锻炼身体,医生说了最好的药,就是迈开腿管住嘴。
张大爷争取今年,降低购买保健品数量,把家庭开支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