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新造词语充斥网络 篡改成语引发争议
2016-05-17 09:57:13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人艰不拆”“累觉不爱”“火钳刘明”这些词儿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可谓五花八门,而这些如井喷般出现的新兴词语甚至成为了许多年轻一代的日常交往用语。

  “靠父母是小公举,靠老公是傻白甜,靠自己是网红。”网友们所晒出的“奇葩”词语其中充斥的网络词语也受到不少市民的关注。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新颖时尚,表达直接,而有些人却认为这些充满病句的生造词损伤了语言美。在随意篡改成语,鱼龙混杂的新兴词语充斥网络的现如今,如何令新一代接班人更好地“传承”中国几千年来的汉语言文学无疑令人深思。

  “生活真是‘鸭梨山大’,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真的成‘餐具’了……”近日,市民孟女士在检查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作文时,发现好多词语自己根本没听说过,问过女儿之后才知道,这些词语是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流行语,而在作文下方老师的评语中,写明了多次使用网络用语使得文章文字出现不通顺、不完整、病句、错句,孟女士也多次提醒女儿不要使用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但女儿仍旧我行我素,甚至在日常对话中也时常说着让孟女士听不懂的网络流行语。这一连串儿的网络流行语让孟女士读起来有些云里雾里感到好奇的同时,也令其不免担忧歧义层出不穷的语言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充斥中小学生作文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有学生已分不清网络语言和正常用语的区别。对于年轻一代来说,网络用语生动、幽默、形象。初中生佳琪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和同学交流对话中都会蹦出网络流行语,不知道最新的流行语,就好像自己落伍了一样,但在学校考试中,都会克制自己使用网络流行语,但有时候也会习惯性地写出来。

  对于孩子们出口成章的网络流行语,家长们也直呼“伤不起”。“听不懂无法交流不说,有些网络流行语竟将成语篡改,本来就对成语一知半解的学生,更是没办法理解了。”市民刘女士就儿子最近冒出的一句“累觉不爱”特意上网查询,与“累觉不爱”同样的网络用语还有,“晋善晋美”“十动然拒”“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刘女士说,这些词语不但毫无语言文化的延续性可言,甚至表意含混,无一不是硬性缩略、强行拼装的。

  早在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曾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

  对于这些新造词语充斥网络,还可能借由传统媒体和书刊影响到年轻一代,市民们也纷纷表示有话要说。市民周先生说,一些网络用语一看就懂,偶尔使用也无伤大雅,但像一些生造的网络病语,则无可取之处,所以对于网络用语不应“一棒子打死”,也不应随意放纵。

  市民杨先生说,汉语言是我国文化生存的基石,也是民族审美意识最鲜明的体现,爱惜我们的汉语言就是爱惜我们的文化。网络语言的规范势在必行,对于那些对文化有负面效应的网络流行语则需要有必要的规范和禁止,而对于年轻一代应让他们从观念上认识到规范语言的重要性,自觉抵制不良的网络流行语。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