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18日讯 对国家已经确定路径图、时间表的重大项目“大礼包”,必须充分发挥好项目投资的关键作用,及时组织实施推动一批对接国家政策的项目,调动起政府、企业、民众多方力量,拓展“向上争”“从外引”等各种渠道,做好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让重大项目能够接住、落实
日前,国家发改委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重要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实到年度,还将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一批重大项目,初步计划有130多个项目,投资16000多亿元,主要涉及基础设施、水利建设、互联互通等方面。
重大项目对东北振兴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确保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抢抓机遇,强化项目意识,推动项目建设。尤其是对国家已经确定路径图、时间表的重大项目“大礼包”,必须充分发挥好项目投资的关键作用,及时组织实施推动一批对接国家政策的项目,调动起政府、企业、民众多方力量,拓展“向上争”“从外引”等各种渠道,做好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让重大项目能够接住、落实。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看一下国家发改委接下来谋划的这些真金白银的重大项目,涉及基础设施、水利建设、互联互通等方面。可喜的是,对照我省发展实际,这些项目与龙江振兴发展的思路与规划高度契合,我们都能对接得上。但另一方面,在整个东北地区做横向比较,你会发现,同质竞争愈发激烈,很多我们拥有的条件实际上在兄弟省份中都是“人有我有”的地方。“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强调,企业要通过差异化战略,构筑竞争优势。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区域竞争。东北各省地缘相近,发展局面相似,产业关联度高。“共性”一多,想脱颖而出就必须“个性”突出,想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就必须从“人有我有”到“人有我优”。比如,我省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成绩斐然、优势突出,地位显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的“项目礼包”,我们没有理由不争取、不分享。再比如,我们和兄弟省份都具有沿边优势,在互联互通上都有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扩大发展的进一步要求。但是龙江的对俄优势是最为突出的,“龙江丝路带”成功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把龙江发展提升到更高境界。因此,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建设上我们参与的机会更充分。尤其是现在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政策性投资是钱随工程进度走,“管吃管添”,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必须要用好用足,主动对接。
接得住,还要落得实。项目争取到了,不是可以“长吁一口气”放松了,反倒是更要绷着一股劲,快马加鞭,须臾不可懈怠。要迅速从“备战”进入“实战”,从“建设会战”转入“生产会战”,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确保项目落得下、留得住、建设快、发展好。
只要我们结合龙江实际,紧扣国家层面的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以我省“五大规划”和“十大重点产业”建设作为谋划项目、争取项目、落实项目的重要依托,把基础设施、水利建设、互联互通等作为重点发展的优先领域,既抓住引进“大、高、新”项目,又持续打造在建项目建设“升级版”,谋划一批、承接一批,成长一批。只要我们坚持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抓项目、解难题、促成效,就一定能具备“接礼包”的自信,“拆礼包”的能力,“做大礼包”的实力,更多享受到“项目大礼包”的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