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0日讯(记者 孙英鑫)17日17时许,随着哈牡客专工程虹云桥施工现场最后一块重约45吨的混凝土立墙被吊运出场,标志着虹云桥旧桥主体全部拆除,哈牡客专工程正式驶入施工建设快车道。哈牡客专建成后,从哈尔滨至牡丹江的乘车时间将由原来的5个多小时缩短至90分钟。

跨度35米的龙门吊竖立在集装箱中心站货场内。东北网记者 孙英鑫 摄
在“一带一路”的召唤下,近年来,我省以铁路通道建设为重点,连通对俄沿边铁路,加快省内高速铁路环路建设,建设口岸铁路连接线,促进设施连通。围绕亚欧大陆桥通道建设,努力提升道路通达水平,近几年铁路在建及拟开工项目投资规模达到1551亿元,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156亿元,2015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44.9亿元。

鸟瞰拆除主体后的虹云桥施工现场。
打通缺失路段。针对边境地区断头路多、交通不畅的问题,制定了连接主要边境口岸的沿边铁路建设方案,相关工作已纳入《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
强化骨干通道建设。哈尔滨至佳木斯快速铁路于2014年7月正式开工,将实现大连—哈尔滨—佳木斯—同江快速铁路骨干通道的全面贯通。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客运专线于2014年2月批复项目建议书、11月批复可研报告、12月实现控制性工程开工,创造了从立项到开工的“高铁速度”。

首列哈欧国际货运班列回程,抵达香坊火车站。东北网记者 孙英鑫 摄
打通关键节点,畅通瓶颈路段。同江界河铁路大桥中方一侧已于2014年2月开工建设。绥芬河铁路站场改造项目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线竣工通车,释放滨绥铁路运能潜力。
成功开行哈欧班列。分别与俄远东和后贝加尔铁路部门达成协议,依托通关便利、运输时间短、费用较低的优势,成功开行了通往欧洲、俄罗斯的“苏哈欧”、“沈哈欧”、“渝哈欧”、“鄂哈欧”、“津哈欧”等铁路货运出境班列,以及“哈沈”、“哈苏”等入境班列。在“一带一路”战略和政策的引导下,我省引进北京长久国际物流公司,与美国UTI国际物流集团、大连港集团、哈尔滨铁路局组建哈欧国际物流公司,以汽车整车与配件为主,每周开行一列,专营哈尔滨至欧洲货运班列。目前,哈欧国际班列已开行30列549车。
国际物流中心即将形成。国际物流中心——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和省内最大铁路物流中心——滨江物流中心建成开通。“截至今年4月末,中心站已实现集装箱发运货物6748车、日均25车。国际物流中心作用已突显”。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副主任梁川表示,中心站未来可形成与全国17个中心站的铁路干线运输,与大连、沈阳、北京、天津、满洲里等中心站及办理站间开行集装箱班列,在中心站间直接到发,将成为全省铁路货运的最中心站,可以直接开展对俄货物运输。未来,海关、检验检疫部门都将进驻该中心站,从这里办理完相关手续后,到满洲里、绥芬河将可直接通关入俄,将极大提升货物通关效率。届时,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快运班列、小汽车特货班列等都将在此集结,进而构建成集运输、仓储、集散、通关功能于一体的东北地区国际集装箱物流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