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刘亚洲指挥案件侦破工作。
联防队员在市场巡逻。
侦破建华区特大电信诈骗案物证(标有香港汇丰银行字样的假票据)。
东北网5月31日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盗窃、扒窃、电信(网络)诈骗、普通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日益突出,在全部刑事案件中占很大比重,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2016年以来,市公安局创新刑侦机制,不断强化“精准打击”工作,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的能力和水平,“最后一公里”服务,让百姓满意称赞。
在2016年全市刑侦工作会议上,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刘亚洲提出,“影响破案率的,群众对我们印象最不好的、最不满意的、认为我们最不作为的,就是‘盗窃、扒窃、电信诈骗、普通诈骗’这四大类民生案件。因此,创新刑侦机制,精准打击四类民生案件是公安机关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必然需要。”
据了解,2013年至2015期间,齐齐哈尔共立各类刑事案件28583起,立“盗窃、扒窃、普通诈骗、电信诈骗”案件22934起,占全部刑事发案的80.24%,成为刑事发案的主体。而这三年间,现行命案破案率达到98.66%;八类案件破案率达到70%。占全部刑事发案80.24%的“盗窃、扒窃、普通诈骗、电信诈骗”案件破案率只有24.34%。
想将侦查破案的“短板”补齐,“洼地”填平,在工作中,市公安局着重解决“小案”由谁管的问题,明确开展“警队专业化、打击精准化”工作模式,分局设两个刑侦大队,按罪名区分,一个大队专门负责打击“电信诈骗、普通诈骗、盗窃、扒窃”四类犯罪,另一个大队负责打击其他犯罪。派出所只负责查处治安案件和不用侦查的伤害案件,其他案件均由两个刑侦大队负责侦查,使派出所民警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基础工作中去。通过这样的调整,实现了刑侦工作专业化、打击方向精准化。
铁锋分局刑侦二大队大队长穆奕丞说,新机制实施后,刑事侦查部门警力占分局总警力20%,打破了长期以来派出所民警兼职反扒的现状。“新机制实施以来,铁锋分局共侦破盗窃案件10串196起,扒窃案件3串24起,破案率直线提升。”
加强防控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狠抓打击工作,通过建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对百姓关注的民生“小案”实施“精准打击”。
走好群众路线,着力向群众挖潜要“警力”,红袖标飘起来、警示牌竖起来、联防队员动起来,市公安局在市区商贸市场推出了“十户联防”工作机制,形成了商贸市场人海战术的“人防”新格局,警力得到了N次方几何式增长。同时,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整合巡防力量,继续开展农村“多户联防”、“邻里互望”等群防工作,预防、疏导因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婚外感情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最大努力地避免了命案等民转刑案件发生。
此外,市公安局还强化物防建设,真正服务百姓。“自从小区门口安了这些摄像头,我们这里安全多了,孩子们回来晚了大人也不再担心了。”住在玉坤东小区的赵淑琴大娘指着小区门口安装的治安防控“微卡口”高兴地说。
依托4G视频传输专网,在城区主要街道、重点要害部位安装550套4高清“微卡口”摄像头,为2500台出租车安装4G高清行车记录仪;以幼儿园、学校、金融机构、商业场所、医院等场所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物防设施建设,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推进“社会天眼1+1”工程,突出治安卡点和治安卡口建设,加强省际市际检查站、城市处置圈、封控圈建设,有效开展安检服务、盘查堵截、视频侦查工作。在大型企事业单位、商户、居民小区开展微卡口建设,通过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及相关措施,一季度,全市刑事案件仅发1211起,同比下降10.89%,八类有影响案件同比下降28.70%。
今年以来,全市23起命案及有重大影响案件全部告破。同时,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普通诈骗、扒窃、入室盗窃”等“小案”,发挥专业队伍优势,强化打击惩处力度。多警种合成作战,成功侦破铁锋区“2016.1.28”系列入室抢劫、强奸案件,破获跨地市流窜案件11起;破获建华区“2016.3.23”案值73万元的特大入室盗窃案,挽回了全部损失;侦破建华区“2016.3.24”特大电信诈骗案,远赴广西,成功击破犯罪团伙。
实现警务转型升级
“要实现精准打击,就必须坚持四个保障,首先是组织保障,我们成立了专门机构,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建立了良好的指挥体系与侦查破案体系;其次是警力保障,坚持刑侦部门警力占总警力的20%,试点分局的刑侦部门配备相应辅警后总警力达到120人;再次是技术保障,单独设立了情报信息研判部门,进一步强化技术运用,在两个刑侦大队均设立技术中队,负责刑事案件的现场勘验检查、检验、鉴定和比对物证信息等工作;最后是制度保障,针对四大类民生案件市局统一制定了系统的考核机制,以摆擂比武的形式促进各分县局实现精准打击。”刘亚洲说。
2016年4月11日,龙沙区一超市被盗,丢失香烟600余条,现金2000元,总价值6万多元。负责侦办盗窃案件的龙沙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和刑事技术大队一同来到现场开展侦破工作。通过细致勘查,在卷帘门上发现一枚指纹,经比对确认犯罪嫌疑人,从而成功将其抓获。
“实施‘精准打击’工作以来,我们把现场勘查作为侦查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予以高度重视,现场勘查率达到了100%,落实了现场勘查人员与主办侦查人员同出现场的工作机制,解决过去那种现场勘查人员与侦查人员‘两层皮’相脱节的问题。”龙沙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李卓说,由于具体主办侦查员参与现场勘查,他们更加了解现场、熟悉现场,为后续侦查破案打下了良好基础,为‘精准打击’提供了技术保障。”
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今年3月7日,龙江县公安局接到报警,一位家庭困难并急需用钱的患者在医院将用来看病的3000元现金丢失,这已经是年初以来接到的第四起类似的警情。
“此类案件性质及其恶劣,嫌疑人看中医院就医人员身上往往带有现金,并且防范意识低、容易得手的特点疯狂作案,可这盗取的都是百姓用来看病的‘救命钱’啊!”龙江县通达派出所副所长王建国说,在接到警情后,龙江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此系列盗窃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办案民警分别调取了案发地周围的摄像头,经过大量筛查工作,最终锁定嫌疑人为富拉尔基区居民李某,并将其抓获。“真没想到,公安民警真的帮我把救命钱找回来了,我以为这么点钱不会得到重视呢!这是我的救命钱,真的太感谢了。”被害人王先生捧着找回的3000元钱,喜悦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大案’不破,社会不安宁;‘小案’不破,人民群众生活不安宁。可以说,老百姓不仅关注大案、要案是否能够及时侦破,更关心身边的小案能不能破,财物损失能不能挽回。”刘亚洲说,“破小案保民生,我们要多措并举侦破群众关注的侵财‘小案’,最大限度地提升‘小案’破案率,通过精准打击,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开启公安工作新思维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对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高度重视,以公安改革为契机,紧密围绕齐齐哈尔十二项重点产业建设,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出台了优化发展环境、便民利企五十五条措施,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开门纳谏等形式,全面释放惠民信号,开启了精准化服务的新篇章。
“只凭务工合同就可以落户吗?”当市民刘女士在电话中得到户籍民警肯定答复时,第二天便兴冲冲地赶到了辖区派出所。这是自五十五条便民利企措施实施以来,建华公安分局治安户政大队接待的第26位符合新规的落户群众。
“以公务员录用、家属随军、来齐务工为例,很多以前按政策规定不能落户的现在都可以正常落了,老百姓非常高兴。”建华公安分局治安户政大队副大队长曹阳介绍,新政策实施以来,到分局打听落户手续、办理落户手续的群众都在增加。
中国一重不可解体超大物件的运输,辖区富拉尔基交警大队派警力全程护送,最远渡过了长江。企业的大型运输车辆,几百万元一台,由于不经常使用,公安机关重新检查,重新签批,为企业节省了资金、降低了成本。便民利企措施内容涉及户籍、治安、出入境、消防、交通、车辆和驾驶员管理、经保、执法服务、110报警等九大方面共五十五条,覆盖全、定位准,可以说条条都与民与企息息相关。全面简化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限、放宽政策约束,基层公安机关的“一站式”服务管理能力的提升,解决了很多以前困扰企业、百姓的实际问题,形成了民众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的良好氛围,有效增强了市场信心,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作风、坚定信心,全市公安机关主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精准战略”的导向作用不断显现,有效促进了全市公安工作思维模式的转变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