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胡胜德:从规模经营入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016-06-03 09:46:0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从规模经营入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胡胜德

  黑龙江日报6月3日讯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因为现代农业首先是规模农业,没有农业规模的改善,就不可能有代表先进生产力水平生产手段的广泛运用,就不可能有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比较利益和农民收入的根本改变,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农业。

胡胜德。省委奋斗杂志社曲直 摄影

  农业规模经营核心是农业生产要素配置问题,规模过小和规模过大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均源于生产要素配置出现了短板与长板,因此,农业规模经营意指实现了生产要素最佳配置并产生经济效益的适度规模。黑龙江省农业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两大平原”改革试验的政策优势;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黑龙江省耕地面积2.39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多,达6.24亩/人,且截至2015年底,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4000万亩;黑龙江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1224家,总投入140.6亿元,配备大型先进农机装备5.2万台(套),入社农民18.4万户,自主经营土地面积1160万亩。然而,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条件,真正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进而推动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至少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运营效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不仅是解决谁来经营农业的问题,更是以什么样的规模经营农业的问题,即有什么样的经营主体,往往就有什么样的经营规模。需要指出的是,在土地资源存量一定的前提下,农业的规模经营是一部分农民放弃土地的自我经营,并实现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的过程,而土地作为稀缺的经济资源,部分农民放弃土地的前提是土地流转收益大于土地自我经营收益。这就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有比农民自我经营更高的效率,反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不能获得土地规模经营效益,也不可能给予流出土地农民高于自我经营的回报,此时,土地流转便成为一种非理性经济行为,农业规模经营也就无法实现。从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超过5万亩的实例看,其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实现了农民土地流转收益大于自我经营收益。

  二、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土地流转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不同形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但就农民土地流转的偏好而言,希望既不丧失对土地的承包权,又可获得稳定的流转收益,因此,转包、出租和入股便成为农民最常见的土地流转形式。就土地入股而言,可以入股农民合作社,也可以入股农业股份制企业,二者的不同在于:土地入股合作社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即农民若对合作社运营预期缺乏信心,可以通过退股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利益,缺点是合作社的运营效率相对较低;土地入股农业股份制企业,优点是农业股份制企业运营效率相对较高,然而土地入股后不能退股,必须与农业股份制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土地入股退出的方式只能是股权转让,但股权转让后便失去了对土地的承包权。为使农民对土地流转方式有更多的选择,应积极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或农业股份制企业。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实践看,农业股份制企业有可能成为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使农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可以有效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对接的问题。无论是家庭经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还是农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面临与市场对接的困惑与纠结,且不同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对接的程度直接体现为经营绩效的优劣;二是农产品生产规模控制的问题。农业生产的“同步震荡效应”往往表现为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并对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民利益造成严重伤害,究其根源,就是未能对农产品生产规模进行有效控制;三是农业标准化生产问题。农业标准化生产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有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才有农产品质量的可靠与稳定,才有农产品品牌的可信,才有产品差异化的品牌标识,才有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前提。从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农业生产的实践看,当前无论是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未能有效解决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

  四、改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涉农企业、政府、农民合作社、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总称,其内容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机承包作业、农机场库棚、农产品仓储加工、物流配送等服务。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也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为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的高度发展,而高度发展的商品农业不仅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商品化、产品的商品化,而且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度商品化,进而农业生产者本身也演进为农业的组织协调者。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意义就在于农业生产者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配置资源,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率。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