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8日讯 8日,哈三中历史教师吕尧对高考历史试卷进行了分析。吕老师认为,今年黑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学生历史素养的同时,逐渐贴近教材,呼应现实热点。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出题模式没有变化。
吕老师表示,从选择题看,中国史部分比较难,世界史部分较容易。主观题40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国及世界人口迁移问题,难度降低。主观题41题对学生要求较高;选修45题比较简单,选择此题的同学应该可以得到满意的分数。
具体分析如下:
一、考查历史素养历史素养一直是近年来高考重点强调考查的内容。历史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论从史出、运用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进行独立思考、解决历史问题。比如第24、29、30、34、35、41题等,学生要能根据命题者构筑的信息语境,提炼出关键信息、形成信息网络、推理论证出设问与选项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正确选项。今年中国史选择题对学生历史素养考查更加深入,稍有不慎就会失误。新高三同学一定要注重培养历史素养。
二、逐渐贴近教材命题人逐渐重视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试题难度调整,考查逐渐贴近教材,比如25、26、28、40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快速得出正确答案,或者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搜索到相关知识点,这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现状,也更容易让学生获得分数。
三、呼应现实热点2015年有很多现实热点问题,比如环境、供给侧、军队改革、移民、两岸关系、中日关系、一带一路等,试题以历史形式呈现给我们,例如19世纪中期英国工厂死亡率与环境恶化关系,清乾隆时期台海两岸同祖同源问题、唐朝时中华文化圈状况等都体现了历史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呼应现实热点,让学生更多地思考与反思现实问题,不仅仅为了考试而出题,而且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教师简介:吕尧:中学一级教师,哈三中高三把关教师,获得2014年哈市普通高中“烛光杯”解题大赛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