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双鸭山全面振兴谋新路转型发展正当时
2016-06-13 10:41:5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胡德利 刘晓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6月13日讯 “十三五”开局之际,双鸭山转型升级的难度在增加,适应新常态的难度在增加。在深入分析区位、资源、生态、口岸、产业等基础条件和独特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市委常委会提出了全力打造现代煤电化钢产业示范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聚集区、黑土湿地旅游核心区和对外贸易服务区“四大产业区”的发展战略。

双鸭山全景。

中俄国际文化物流经贸产业园项目现场。

  当前,双鸭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时在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学习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重要讲话,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全市上下以“学讲话、谋振兴、闯新路”为契机,以“四大产业区”战略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立足本地实际创新发展,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

  找准定位打造现代煤电化钢产业示范区

  日前,在我省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重点项目之一的双鸭山龙煤天泰煤制10万吨/年芳烃项目现场,去年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大部分设备已安装完毕,并已单机调试,目前正克服一切困难争取年产30万吨甲醇转10万吨芳烃。

  双鸭山龙煤天泰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10万吨/年芳烃项目是双鸭山宝泰隆投资有限公司和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转型发展建设的第一个煤化工项目,也是我省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重点项目之一。

  立足本地产业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双鸭山市转型过程中将优势转化的一大突破口。该市已探明的煤炭资源总储量117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47%,居全省首位。而且东荣的气煤含油率很高,非常适合发展现代煤化工,但过去只限于挖煤卖煤的低端生产。

  煤、电、钢是双鸭山市传统产业,仍是税收、就业主体。双鸭山科学定位建设现代煤电化钢产业示范区,正是按照创新发展的要求和目前市场的变化,以及省委《规划》对煤城转型的部署,结合该市实际确定的,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我省支持煤炭接续资源较多的城市加快大型煤矿建设,实施煤炭转化重大项目,建设煤化工基地,推动利用焦化等煤化工产业存量延伸产业链,开发精细化工产品,双鸭山市各项基础条件符合省委要求,因此,该市以申报国家煤化工产业基地为契机,建设全国技术领先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切实可行。

  双鸭山打造现代煤电化钢产业示范区,是以绿色高效安全生产和市场机遇为引领,加快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申报国家煤化工产业基地的契机,以推进60万吨煤制烯烃、100万吨煤间接液化等大型新型煤化工项目实施为切入,建设全国技术领先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神华2×60万千瓦电厂、龙煤双矿分公司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等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

  打造现代煤电化钢产业示范区还包括加快冶金循环产业发展。“十三五”时期,双鸭山将以“强基固本、高端开发、循环发展、规模扩张”为主攻方向,推进建龙钢铁降本增效、升级改造,大力开发高端钢材、新型管材、板材和金属制品等高端产品;继续延伸冶金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推进余热余压、固体废物和废水资源化利用,强化节能减排治理,积极开发新型建材、焦炉煤气和粗苯等项目;助推装备制造业发展,实现冶金产业循环发展、转型升级;利用境外资源,推进规模适度扩张。


 

建龙钢铁公司180无缝钢管生产线。

龙煤天泰煤制10万吨芳烃项目低温甲醇洗装置。

  夯实基础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聚集区

  位于集贤县升昌镇永胜村的永胜农机合作社,今年玉米从25000亩减至20000亩,增加了大豆5000亩、生态水稻2000亩、玉米青储1500亩、杂粮500亩和其他经济作物。“过去靠规模经营制胜,如今还要以市场为导向,为卖而种,为用而种。”理事长刘明坤说。

  今年春耕,双鸭山围绕市场调结构、围绕政策调结构、围绕产业项目调结构,找准了自己的路子:该市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16.85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玉米调减74.3万亩,水稻增加29.6万亩,大豆增加15.7万亩,杂粮杂豆增加17.9万亩。

  结构调整只是第一步,目前双鸭山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短,农业的整体优势发挥不出来。双鸭山上下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优势全省大部分地市都具备,尽管市场空间存在,但全省各地市、各区域均面临市场选择机会,同质化竞争将会越来越大,甚至是残酷的。如果不主动作为,抢占市场先机,形成产业聚集,在区域竞争中成为聚集地,这种优势资源将被其他区域的原字号取代,最终将在这一轮健康时尚消费中落败,失去机会。

  为此,双鸭山市要按照市场需求,把农业当成产业来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机遇,调结构从传统主粮向农林牧经饲渔拓展,以健康、安全为标准,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更要由种的好向加工好转变,延长产业链,特别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今年双鸭山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确提出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全力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聚集区的目标任务。

  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聚集区,就是充分发挥双鸭山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生产技术和服务体系、区位条件等优势,站稳脚跟夯实基础,以健康安全为标准,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畜产品、林下产品、特色水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以饶河东北黑蜂、宝清富硒米、岭东花菇等特色产品,集贤油脂加工、宝清白瓜子大市场等加工贸易基础为依托,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养殖、加工基地建设。发展壮大规模化经营主体,加强“互联网+”应用,构建“种养加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区域竞争中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形成品牌,增强辐射力、吸引力、拉动力,努力使该市成为全国健康安全的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聚集区。

  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聚集区核心是加快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十三五”时期,双鸭山将突出绿色兴市、绿色富民,以绿色农业、林中经济和北药为基础,以“真绿、安全、美享、时尚”为主攻方向,坚持“高端化生产、品牌化推进、特色化支撑”,以粮产品、畜产品、菌产品、山产品、果菜产品、水产品、蜂产品、药产品八大“真绿”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产业,培植八大类“真绿”产品基地,提高绿色有机食药产品供给能力,推动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变。


 

第十二届文博会锦绣中华分会场上,双鸭山市精心打造的赫哲族主题馆,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了中国渔猎民族的古老文化。

雁窝岛湿地。

  美丽发展双赢打造黑土湿地旅游核心区

  第十二届文博会锦绣中华分会场上,新推出的双鸭山市饶河县精心打造的赫哲族主题馆,成为这里的新亮点,博人眼球。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一首耳熟能详的《乌苏里船歌》,让赫哲人家喻户晓。这次在赫哲族主题馆,有国家级非遗鱼皮衣,有天然的鱼皮画,还有神秘的萨满舞等,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了一次中国渔猎民族的古老文化。

  科学转型,巧打生态牌,更善打特色牌,才能实现转型的持续性。作为我省唯一兼有大农业、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冰雪等特色资源的城市,这是双鸭山独特比较优势所在。

  双鸭山市位于三江黑土湿地核心地带,其稀有性和生态价值,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也是旅游产业发展自然生态市场导向集聚、聚焦概念地区,极具开发潜力。该市七星河、雁窝岛、挠力河等湿地是三江平原保存最完整、最具原始性和代表性的沼泽性湿地。有七星河、挠力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乌苏里江、千鸟湖、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4A级雁窝岛、千鸟湖、安邦河湿地和3A级七星河湿地国家旅游景区。

  面对目前发展困境,双鸭山将生态旅游产业作为转型的突破口,把目光由地下矿产资源转向地上山水资源。在从“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中,该市提出以打造黑土湿地旅游核心区为引领,以申报北大荒黑土湿地国家公园为目标,建设国内外最为著名的黑土湿地旅游目的地,就是通过这一自然生态优势,在利用及保护中开发,让旅游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打造黑土湿地旅游核心区,就是充分发挥黑土湿地在全国具有唯一独特生态资源优势,以七星河、雁窝岛等湿地为依托,全力推进建设北大荒黑土湿地国家公园申报工作。以北大荒黑土湿地游为主,现代农业观光体验游、历史文化智慧游、对俄异域风光游、“候鸟式”健康养老旅游、季节特色景观游等为辅,将双鸭山建设成国内外最为著名的黑土湿地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该市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

  双鸭山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城市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重点产业来抓,离不开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运作模式。该市选择了与旅游业发达的深圳市进行深度合作。

  目前,双鸭山市与深圳市旅游协会共同签署了《深双两地旅游客源市场互换协议》。召开了双鸭山市与深圳市旅游资源交流恳谈会,深圳市旅游行业专家考察调研团对该市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和产品宣传策划等进行了考察调研。与深圳商报达成合作意向,深圳商报开辟北大荒旅游专版,集中推出北大荒旅游资源和产品。

  今年3月14日至16日,由深圳市17名旅行社总经理及销售经理组成的旅行社考察团赴双鸭山市,对该市的特色旅游产品进行了实地考察。大家纷纷表示,双鸭山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特色鲜明,下一步将对双鸭山旅游整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规划,在已有旅游线路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合,面向深圳市民推出代表双鸭山生态特色的旅游精品。

  在深圳市旅游局的协调下,该市一千余家旅行社门店目前已张贴醒目海报,宣传双鸭山市以域内、域外为引领的“湿地生态采风之旅、乌苏里江风情之旅、绿色农业体验之旅、城市近郊休闲之旅、俄罗斯远东之旅”五大旅游产品。


 

  依托优势抓住机遇打造对外贸易服务区

  双鸭山市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是“龙江丝路带”重要节点城市,有着发展对俄经贸的优势条件。该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扇形口岸群中心,可以利用开放的通道,在我省三江平原区域发挥重要作用,在口岸竞争中形成产业聚集,向俄远东地区、东北亚借力,全面南联北开,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借势充分释放该市对外贸易的潜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打造对外贸易服务区,就是抢抓“一带一路”、“龙江丝路带”及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该市地缘区位优势,积极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大力发展以对俄贸易为主的外向型产业,以中俄国际文化物流经贸产业园、四达中俄国际交易中心等进出口加工贸易园区为依托,以特色作物种植加工为切入,积极拓展与日、韩和欧美等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把双鸭山建成集物流、加工、信息为一体的黑龙江东部对外贸易聚集服务区。

  黄金机遇更需黄金作为。双鸭山市在双鸭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建设了近期占地240公顷、远期占地560公顷的中俄国际文化物流经贸产业园,全力打造以国际商品交易、国际物流、跨境电商、跨境金融和快捷通关五个体系为重点的集一般贸易和国际采购于一体的进出口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全力推进对俄经贸战略升级。

  中俄国际文化物流经贸产业园由占地60公顷的国际经贸物流园和占地180公顷的进出口加工区组成。中俄国际文化物流经贸产业园已被我省列为“对俄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其核心区——国际经贸物流园正在申报“综合保税区”。

  “我们物流园占地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截止到去年10月份,除冷库未封顶外,土建工程大部分已经完成。”董事长李大东介绍,目前园区已全面开始筹建物流信息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提高园区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为提升园区的金融结算服务功能,他们正与相关金融机构合作,成立“物流发展银行”。

  双鸭山所属饶河口岸近年来也不断加速基础建设。2010年建设完成了乌苏里江上第一条口岸浮箱固冰通道(浮桥),真正实现了四季通关。去年,总投资1.2亿元,包括口岸国门广场、货检通道、边检综合楼、浮桥引路在内的口岸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已竣工,饶河口岸通关过货能力提高到了200万吨/年。

  而在不临海、不沿边的集贤县,则悄然进入了口岸时代。在集贤县四达中俄国际贸易中心,其海关监管场所是全省最大的内陆海关监管点,为进出口货物提供报关、清关、检验检疫、仓储及物流配送“一站式”服务,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无间隙通关。

  四达海关监管场所自2012年8月正式运营以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货物持续增长。2014年,通过四达海关监管点向俄罗斯过货各类商品50余种,贸易额2511万美元,位列全省第四。去年实现对俄过货3200万美元。

  “四大产业区”战略,让双鸭山各区县找到最合脚的“靴子”,“十三五”的脚步将更加稳健、更加轻快。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双鸭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专题】黑土地 开往金秋的列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