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宝清强自信谋发展抓建设惠民生
2016-06-13 10:57:5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康元科 马淑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6月13日讯 宝清县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大县、农业大县和生态大县,素有“煤电基地”、“北国粮仓”、“天府之县”、“湿地之乡”的美誉,是国家11个重点煤炭开发区和7个煤化基地之一。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宝清县增强自信,迎难而进,在攻坚克难的发展新阶段,全力激发新动力,寻找新机遇,拓展新优势,打造新亮点。

宝清县龙湖风景区。

宝清万里润达项目效果图。

七星河湿地。

  聚精会神抓发展

  加快产业融合进程,全面优化发展方式。坚持以“互联网+”为引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支撑、以商贸为依托,遵循政策、市场和项目导向,实现“以销定产”、“销加产”一体化推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贸工农”融合式发展。推动农业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农业“优一接二连三”工程,积极发展保健、订单、休闲、众筹、品质和旅游农业。以市场和消费为导向,善于和运用逆向思维,倒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融合,快速实现全县农业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要达到7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要保持在25亿斤以上。做优做大做强富硒产业,大力推进6万亩富硒水稻基地建设,加强与战略投资伙伴合作,加快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和质量认证、质量检验体系建设,加大品牌培育、保护和宣传推介力度,全力把宝清县建设成“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6月6日,宝清万里润达粮食仓储及深加工项目正式开工典礼,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56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项目投产达效后,粮食仓储能力将达350万吨,年可加工120万吨玉米及40万吨水稻,可实现年产值42亿元,年利润2.2亿元,年税金超亿元,安置就业1320人。加强内外联动,建设以对俄为主体的对外市场,辐射日、韩和欧美,扩大粮食、肉类、果蔬等优质地产品出口规模。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推进梨花山庄、梨树主题公园、黑土湿地、北大荒核心区、屯垦戍边等旅游景点景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内、省内知名旅游企业合作,注重特色产品宣传推介,着力培育吃住行游娱购一体化的新型旅游产业体系,精心培育生态湿地游、田园风光游、冰雪娱乐游、红色战地游、现代农业游、垦荒文化游、北大荒风情游等特色优势旅游品牌。

  激励全民创业创新,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创业基金,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开发创业项目,全力优化创业环境,努力形成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极。加快创业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基地建设,整合各部门资源,借助互联网技术,大力推广“科技114”、“惠丰通村网”等信息平台。积极探索“网络众筹”、“网络金融”等融资方式,切实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和低成本、开放式的创业条件,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务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自主创业。

  拓宽争资引资渠道,有效破解发展瓶颈。深入研判国家“一带一路”和全省“五大规划”、“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及全市“四大产业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把握政策导向,精心谋划项目,加强与国家、省、市对接联系,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依托我县农业、煤炭、生态等资源优势,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和上市公司”等大企业、大集团,全力开展专题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友情招商,积极引进农业种养型、工业精深加工型、科技研发型、商贸流通型、旅游产业型、现代物流型、市场集聚型和产品销售合同型企业,提高主导产业市场竞争力。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大力招引外地客商、又要全力支持本地企业发展。按照同等待遇、同等政策的原则,制定出台县域小微企业发展具体的、详实的、可操作的扶持政策,引导本地企业和大户积极投资项目,做到各类主体一起招、内资外资一起引、大小项目一起上。


 

  集中精力搞建设

  抓好基础建设“利民”。坚持集约发展,以“一创两建”为引领,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原则,以建设文明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为目标,高标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完善指路系统建设规划、城市管网建设规划、数字化平台建设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园林系统规划,切实增强规划的全面性、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市停车场、垃圾中转站、环保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群众性休闲公园、健身广场建设,继续实施幸福干渠滨水改造工程。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宝迎铁路、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县内主次干道、背街巷路和桥梁建设。

  抓好生态建设“为民”。切实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继续推进“三条生态河流”两岸和“四条生态走廊”防护林的抚育管护工作。加大对七星河湿地、东升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力度,在保护中适度开发利用,全力塑造宝清“黑土湿地”旅游品牌。持续加强春季和秋冬季造林绿化工作,扎实推进村屯、街路、广场和小区绿化,提升城乡绿化覆盖率和绿色生态效果。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坚决禁止不符合环保排放要求、破坏生态环境的任何项目进入宝清。强化环境监测和监督执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抓好文化建设“乐民”。深入实施人才培养、精品创作、市场开发、产品推介以及群众性文体活动“五大工程”,加快完善开放带动、产业互动、人才推动、群众联动的文化发展格局。高标准抓好马鞍山文昌阁管护、山体公园修缮和老县署文化街区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加强版画、书法、绘画、剪纸、蛋雕、根雕等工艺美术作品的创新创作,实现商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加大对炮台山古城、青龙山古城、十二烈士山等历史遗址遗迹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力度。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加强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努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千方百计惠民生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推进第八小学、义和学校教学楼、职业技术学校食宿楼建设、劳动技术中心异地新建、第七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改扩建。加快城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塑胶田径场、塑胶篮球场、塑胶排球场、草皮足球场、室外乒乓球台和健身路径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和学校软硬件建设,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职成教育体系,大力开展青少年“三爱”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家庭、社会、学校广泛参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立体化教育格局,全力争创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医联体”、医疗队伍、医德医风和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与省内外知名医院开展医技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我县医技服务水平。整合计生服务资源,加快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倡导全民健身、全民运动,广泛开展棋类、球类、武术、冰雪运动、健身舞步等体育活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培养体育拔尖人才。

  全力加强社会保障。积极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政策,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深入开展“幸福社区”创建三年行动,全面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就业再就业力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畅通城乡就业渠道,促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有效对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大力扶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探索实施“候鸟式养老”,有序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强化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工作,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城镇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如期完成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任务,妥善安置回迁居民,努力在“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的进展。认真做好科技、物价、广电等各项工作,全面提高供热、供水、供气、通信、金融、物业管理等行业服务质量。

  强力做好扶贫工作。全面落实精确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户扶持的工作原则,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大力开展“一加六”扶贫助困行动,特别是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要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将符合政策的尽快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有效推进精准分类脱贫,扎实推进整村脱贫,重点实施产业脱贫、定点“一帮一”脱贫,合理安排利用扶贫资金和扶贫政策,同时,整合必要的财政资金、专项资金和产业项目,努力拓宽贫困人口的致富增收渠道,全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确保年内实现两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和1500人以上贫困人口脱贫的工作目标。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