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的科技展厅,中国石化专家王继锋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催化研究院博士叶智博聊得很投入:“我们在实验室里研究出一种石化工业催化剂,但始终无法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希望俄罗斯专家能给我们一点建议。”
王继锋是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他非常重视哈洽会带来的与俄罗斯专家接触的机会。在一个多小时内,他一刻没停地分别与俄罗斯两位专家进行了对接、洽谈。
“在石油化工一些领域,俄罗斯要比我们先进一些,学习的同时也是在寻找合作商机。”王继锋说。
眼下,不仅王继锋
和他所在的企业积极谋求对外合作,陷入经济发展“低谷”的中国东北也试图在对外开放中谋求振兴。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如今这里面临工业技术装备老化、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灵活、人口和人才流失等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除了依靠东北地区调整自身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也是实现东北振兴的重要路径。
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在中央出台的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东北振兴与俄远东开发战略衔接”,“建设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就是想利用这类平台探索东北改革开放的新路。
黑龙江省发改委巡视员彭介林介绍说,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处于东北亚中心,临近日、韩,接壤俄、蒙、朝三国。去年,借“一带一路”东风,东北各地结合自身优势,以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为主,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黑龙江省开通了哈尔滨至德国汉堡以及哈尔滨至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的铁路货运列车,打通了哈尔滨经过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至韩国釜山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造横跨亚洲与欧洲大陆、联结太平洋与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跨境运输体系。
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迈入第二个五年,向东借助俄罗斯和朝鲜的港口出海打造日本海的航运新通道,向西把加强与俄、蒙合作放在突出位置。辽宁省则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借助大连港打造的中韩俄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营口中韩自贸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
截至目前,中国东北地区有10多条公路、铁路连接俄罗斯、朝鲜和蒙古国,并与70多个国家实现通航。这些铁路、公路以及港铁联运进一步拓宽了东北亚地区经贸大通道,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国际货物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
东北的对外开放也得到临近国家和地区官员和学者的响应。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州长列文塔尔说:“非常欢迎中方企业赴俄开展投资合作。”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俄远东发展战略符合中国利益,有助于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同时俄远东地区也需要中国,因为这里自然资源开发周期长,需要大量投资,只有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才能对其进行高性价比开发。
“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可以被称为是连接韩国和欧亚大陆的要道,这一地区将成为实现韩国的‘欧亚倡议’与中国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过程中的核心舞台。”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申凤燮说。
本届哈洽会于15日在哈尔滨开幕,为期5天,共有来自75个国家的4300多位境外客商报名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