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2016高考哈三中最牛文理班畅谈学习经验
2016-06-25 20:15:59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春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5日讯(记者 王春颖) 在2016年的高考中,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南岗校区理科高三二班42名同学取得了平均分656.76份的好成绩,南岗校区文科高三八班取得了平均分596分的好成绩,分别比我省今年一表重点线高出170分和115分。

高三八班集体照

  文科高三八班:不但成绩好学习玩乐两不误

  哈三中南岗校区高三八班现有学生34名,班主任、地理教师佟晓明,数学教师李新莹,语文教师李来豹,英语教师栾秀萍,政治教师金美燕,历史老师孙旭。

  在今年的高考中,全班有11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一半以上同学进入全省前110名。全班最高分648分的刘桐杉玩笑着说:“如此靠前的排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走进这个班级,三人行必有超级学霸,两人间必卧虎藏龙!”如此“嚣张”的说法后,班主任佟老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试题难度等多种原因,在今年文科一批次省控线为2000年以来最低、分数尤为“黄金”珍贵的情况下,八班平均分为596分,高出一本线115分。全班有6人有望进入清华北大。

高三八班学习经验交流会。

  当被问及好成绩背后付出的努力时,孩子们都笑了,只有班主任佟晓明老师道出了实情,她说:“我们班的孩子们都是超人!”其实文科需要背的东西很多,但高三八班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却不只是死记硬背,在给孩子们营造开放式学习环境的前提下,佟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开展些“副业”。

  高三八班的‘学霸范’刘桐杉极具唱歌天赋,还参加过省内媒体举办的唱歌比赛;‘语文大神’崔铭航特别热爱文学创作,只要学校一有活动,文案作者非她莫属,课余还主编了班刊。不过玩乐归玩乐,兴趣归兴趣,也应该看到他们付出的辛勤汗水。班主任佟晓明说:“带了这个班级,我高跟鞋都很少穿,因为每当自习时,班级都是鸦雀无声的,感觉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得到,每每此时我都想为这些辛勤认真的孩子们点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三年来高三八班定期开展主题为“分享共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从未间断过。同学们在会上交流心得,取长补短,分享学习经验,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高考前。

  高三二班集体照。

  理科高三二班:学生努力老师负责班风正

  说起高三二班,班主任夏伟明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从高一入学到高考毕业,夏伟明看着这42名学生走过春夏秋冬,马上就要各奔前程。问起高三二班优异成绩取得的秘诀,夏伟明简单明了地总结了三条:一是学生集体努力,二是各科老师认真负责,三是班风正。

  “二班的孩子们作为每个初中学校里的‘佼佼者’,学习习惯和态度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重点在于初高中的衔接以及心理疏导教育上”,夏伟明说。由于学生个人的适应情况不同,一进入高中学生们就形成了很多层次,其中“垫底”的学生心里自然不好受。当时,夏老师主张在班级里开展相互讨论学习的主题活动,由于文理学习方法不一样,夏伟明主张让同学们有了好的学习方法都不藏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事实证明,夏伟明的这一做法取得了成效,在今年的高考中,班级里“默默无闻”的刘行思同学成为了“黑马”,从高一的靠后名次一跃成为高考分数672分的高分选手。“主要得益于我们班的学习习惯——相互帮助,我的同桌何天衢就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在他的帮助下,我也努力学习,懂得了只要努力,学习这件事情并不难的道理”,刘行思同学说。

  心理疏导是个难事,特别是在临近高考的阶段,夏伟明老师作为一名男性教师,对这方面的理解甚是坦然。高考后期,很多学生出现了心理上的起伏不定。他说:“在我看来,面对压力,哭出来是好事,就怕哭不出来憋着,哭相当于释放了压力,在老师面前懂得释放,自然能够自信轻松面对考试。”

  无私大爱是高三二班的班风,在学习之余,夏伟明鼓励孩子们自由开放式发展,但尤其讲求要有自控能力。夏老师举例说,班里有个热爱打篮球的男孩,每每下课肯定是抱着篮球第一个冲出教室,可是打起球来经常忘记时间,有一次上课了还在玩耍。在进行了多次心理辅导后,男孩有所收敛,但是时间一久仍“旧病复发”,于是老师和班级同学们一起帮助他改正毛病,一下课同学们就拉着这名男孩一起进行学习讨论,整体的学习环境紧张起来了,这名同学也就改掉了对篮球没有自控力的毛病。“这些孩子也是普通的孩子,班里也有很多淘气的男孩,他们贪玩打游戏等等,经过几次心理疏导教育后,很多孩子形成了一定的自控力,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夏伟明说。二班的另一匹“黑马”,斩获班级第二名的688分的陈泽平表示,自控力是夏老师一再强调的品质,自己喜欢打游戏,但每每想到夏老师的教导,就会克制贪玩的欲望。

责任编辑:张广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