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假警察半个月骗走大庆市民65万元 各年龄段均有人中招
2016-06-27 09:33:56 来源:大庆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7日讯 “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你的电话涉嫌违规操作将被中断使用,如需咨询请按1……”

  接到这样的电话,相信很多人都想问个究竟,但如果你按照要求一步步操作,很快便会有“公检法人员”与你联系,引你入局。

  最近半个月,我市有10人上了假警察的当,受骗金额高达65万元。这类诈骗案件有什么特点,市民又该如何预防呢?

  6月23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女子被骗走买房首付

  “我当时正在上班,手机响了,是020开头,后面有很长的一串号码,没显示归属地。”被骗的王女士告诉办案民警,自己下意识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阵语音提醒。

  “您好,这里是中国邮政局客服热线,您有一个包裹未取,查询包裹详细情况请按1”。

  随后,王女士在手机上按下了“1”,很快接入了人工客服,对方仔细询问了王女士的全名及身份证号码,并说王女士在邮储取走了一笔不属于她的钱,很快会有人与她取得联系。

  没过几分钟,一个号码为“020110”的电话打了进来,对方自称是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的警官刘印,并称王女士在邮政储蓄取走了201万元,案件性质严重,要和上级领导进行汇报,如果王女士想了解案情,可以给自己的队长打电话。

  紧接着,王女士按照刘印留下的一个手机号,联系对方问个究竟。

  “我当时急坏了,赶紧就拨了过去,对方说自己是负责办案的李队长,让我在家里待着不许离开,等待调查结果,不然就会来抓我。”王女士说。

  又过了两分钟,王女士的电话再次响起,对方称自己是刘印的领导,经查王女士没有在广州犯案,但银行卡已经被监控了,要想不受牵连,必须把卡里的钱都汇到一个安全账户,再由警方转给王女士。

  按照对方要求,王女士赶紧带着银行卡和身份证来到银行把10万元存款都取了出来,并汇入了对方指定的账号。

  汇款完成后的一瞬间,王女士与对方的通话突然中断了,她反复回拨始终显示关机。

  这时,王女士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蹲在地上放声大哭,因为这10万元钱,是她和老公打算买房的首付款。

  骗子理由五花八门

  在被骗的10位市民中,多数人损失的钱财都是自己的全部积蓄,就因为轻信了一个电话,结果是后悔都找不到哭的地方。

  从这10起案件能够看出,打来电话的人,有的自称公安民警,有的说自己是检查官,冒充公检法机关的所在地点多为北京、上海和广州。

  骗子打来电话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是手机号异常,有的身份证被贷款,有的是银行卡与贩毒有关,或者涉嫌诈骗和洗钱、涉嫌网络经济诈骗、银行卡被透支、涉嫌刑事案件等等。

  在这些案件中,有多起是受害人按照对方要求,在ATM机上操作转账,少数是网银转账和汇款。

  综上,这种冒充公检法人员进行诈骗的步骤是,不法分子多利用改号软件假冒公检法单位号码,谎称受害人的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或涉及刑事案件,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受害人到银行自动取款机前,或是利用网上银行根据其电话提示进行数据更改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将卡内的款项转走,达到诈骗目的。

  民警不会电话调查案件

  这类诈骗手段,犯罪嫌疑人一般采取随机拨号的方式对不特定的目标拨打电话,实施诈骗。由于群众对执法机构的执法程序不熟悉,面对威吓不敢较真儿。

  犯罪嫌疑人冒充执法机构工作人员身份,往往以核实事主身份信息真假、被害人银行卡密码泄露或被害人涉嫌某起刑事案件为由实施诈骗,具有极强的迷惑性,而且骗子扮演多种身份,这也是让受害人深信不疑的原因。

  加之,犯罪嫌疑人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取了受害人的真实资料,因此更容易取得受害人的信任。

  民警提醒广大市民,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绝不会通过电话索要公民个人银行卡号与密码,绝不会电话中要求公民转款或汇款。一旦市民遇到这种情况,应首先问清对方的姓名、身份、具体单位,然后迅速进行核实。当对方要求按其提示将银行卡内的存款汇入指定账号或进行所谓的加密措施时,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新闻延伸】

   标题勾起受害人兴趣,点击后掏空积蓄

  看看诈骗链接都有啥特征

  成绩查询型

  案例:南京的华女士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期末的时候,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家长您好,这是您孩子的成绩单,请您点击www. …….com查阅”。华女士以为是孩子学校发来的成绩单,并没有多想就点了进去,结果信用卡被盗刷了4000元钱。

  警方提醒:遇到此类短信应电话咨询老师了解情况,不要盲目点击。

  威逼恐吓型

  案例:杭州的杨先生莫名其妙地收到一条短信,短信的内容是“你竟然做出了这样的事儿!实在让人不能原谅,你自己看www.…….com”。杨先生心想我做什么事让人不能原谅了?为了弄个明白点击了链接,几天后,他银行卡里的8000元钱不翼而飞了。

  警方提醒:这种短信就是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心里没鬼不用在意。

  聚会照片型

  案例:张先生刚刚参加完毕业10周年的同学聚会,几天后,他收到了一个短信,内容是“这是我们以前聚会的照片,地址www.…….com”。虽然是陌生号码,但张先生却没有怀疑,点击链接后没看到照片,卡里的1.5万元钱却被转走了。

  警方提醒:一旦误点了诈骗链接,要立即关机,拔下手机卡,将手机系统恢复出厂设置或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并通过其它途径更改支付宝等密码。

  装小三型

  案例:朱女士收到一条“小三”发来的短信,内容为“我是你老公的女朋友,我已经爱上你老公了,我们要结婚了,这是我跟他的照片,你自己看去吧www.…….com”。收到短信,朱女士气得直发抖,不假思索就点开了链接,结果卡里少了2万元钱。

  警方提醒:这种类型的木马链接,就是要激怒受害人,让受害人失去理智,点击链接。

  手机故障型

  案例:刘女士收到了一条父亲发来的短信:“我的手机好像坏了,这个文件打不开,帮我看一下能不能打开,链接www. …….com”。刘女士未加思索,直接点击了链接,两天后,卡里的6000元没有了。

  警方提醒:不管是陌生短信还是熟人信息,只有链接都不要轻易点击,如果是熟人,最好电话确认下。

  无辜被扣分型

  案例:李先生收到了一条这样的特殊短信,上面说:“您的车辆由于多次违停,拟记6分,罚款200元,详情登录www. …….com”查询。李先生觉得自己平时开车一直遵章守法,怎么会被扣分呢?他立即点了进去,没想到中了木马,自己银行卡里的1万元被转走了。

  警方提醒:想了解车辆的交通违法情况,最好到交管部门或官方网站查询。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广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