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模式”拓宽就业渠道 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再展才华
2016-06-27 09:56:3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潘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6月27日讯 从2012年第一次走上讲台,王春旭担任学校的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已经4年了。在这4年的时间里,王春旭的转业生活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心理上也与刚刚转业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转业那会儿心里有很大的落差,不知道以后将何去何从,”回首往事,王春旭感慨良多,“那时候我才41岁,对于人生还有很多追求,也想为社会和家庭做点贡献,却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实现在自己的价值。”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过去,他们挥洒青春与热血献身国防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后,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一度成为了他们最大的苦恼。

  如何更好地帮助军转干部成为多年来佳木斯市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在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重大改革背景下,佳木斯在军转干部自主择业服务工作上,创新地构建起了一套“佳木斯模式”。如今,这些人活跃在社会各行各业,华丽转身施展才华,重新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时间倒回到2007年。

  这年初,在佳木斯市组工会议上,讨论到加强非公有经济党建工作时指出,佳木斯市仅有13%的非公有经济组织建立了党组织,而这一年,佳木斯已经接收了300余名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其中70%左右实现了就业,但还有100人左右未就业,对未来充满了困惑。

  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问题摆在一起,却让大家眼前一亮: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政治素质高,而且大多在部队有过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经历。比起抽调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不能长期连续工作,刚毕业大学生不熟悉党务工作,选派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到非公有经济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是两全其美的事情。派他们去非公企业当党建指导员,不但可以拓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就业渠道,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人才匮乏、党的工作薄弱的局面也可以得到改善!

  在这个契机下,田春江成为了第一个被推荐成为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田春江的工作让所就职的畅通公司从上到下,从外观环境到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通过党建工作,原本松散的员工拧成了一股绳,企业员工的精气神提高了,也让畅通公司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地发展。田春江得到了公司党员的一致认可,这第一块试验田取得了革命性的成功!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经历,佳木斯市开始把经验逐步向外推广。一方面为有意向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进行相关培训,一方面积极联系企业,让两者双向选择,直到双方满意为止。近年来,佳木斯市共选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159人次,他们也用辛勤的工作,为政府、为企业,也为自己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在推荐党建指导员的方法得到认可后,2012年,佳木斯市人社局在寻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之路的过程中,又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选派一批思想素质高、政治能力强、具有军地院校深造和军队大学多年锻炼经历,国防知识比较渊博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担任学校国防教育辅导员,既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还能改变学校国防教育师资缺乏、国防教育工作力量薄弱的现状。

  于是,先后有20名像王春旭一样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走进了校园,通过一堂堂国防教育课程,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的充实了,也让12000多名师生对国防和军事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佳木斯市人社局择业中心积极组织协调社会各界大力开展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温暖、送关怀”的“五送”活动,先后接收安置自主择业军转干部391人,其中担任党建指导员101人,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20人,民营企业管理者48人,自主创业者56人,其他从业者96人,就业创业率达85%以上,走在了全省前列,佳木斯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也成为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名副其实的“娘家”。

责任编辑:张广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