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日讯 生活中,很多人情绪紧张时会心跳加快、脸色发红,但有一类人只要一紧张,就会拉肚子。近些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一种叫做“肠易激综合征”的疾病开始在中青年人群中蔓延。医生提醒,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胃疾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千万不能自行滥用抗生素。
典型病例1:男子一开会发言肚子就疼得厉害
今年38岁的孙先生是一名公务员,工作每天都很忙,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去年孙先生被提升到领导岗位,需要经常出席一些会议并发言。每次发言,他都会紧张得手心冒汗,心跳加快,肚子也会一阵阵绞痛,恨不得立马冲进厕所。这个怪病折磨他一年多,吃了不少药,看了很多医生,但病情总是反反复复,原本性格外向的他也变得十分焦虑抑郁。
近日,在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孙先生的怪病得到了确诊,原来他是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
典型病例2:男子腹泻20年出门得先找好厕所
不久前,50岁的林先生被医生告知患的是“肠易激综合征”,他一度不相信,固执地认为自己得的是恶性肿瘤等不治之症。
据林先生讲,他被腹泻折磨了近20年,每次只要情绪稍微有点波动,肚子就有反应,必须找个厕所方便才能缓解。这些年来,他做了无数次检查,可都没检查出问题。每次腹泻发作,他都吃点消炎药缓解。他油腻的食物不敢吃,牛奶不敢喝,出门前必须先确定目的地是否有厕所,身心倍受煎熬。最近,在哈医大一院专家的帮助下,通过综合治疗,困扰林先生多年的顽疾终于得到明显的改善。
肠易激综合征自测:
1、是否存在腹痛或腹部不适反复发作,而排便后症状改善;
2、紧张或焦虑时,是否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同时伴有粪便外观改变;
3、以上情况是否已经持续超过6个月;
4、以上情况最近3个月内每月是否至少发生3天。
肠易激综合征应对:
1、要积极改善心态,调整生活和工作状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2、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如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品、奶制品咖啡、酒精等;
3、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应该少吃粗纤维蔬果,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以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4、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止泻、益生菌、抗焦虑等药物的治疗。
医生解析:男性中青年高发 多因腹泻滥用抗生素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0%左右,我们科年均接诊8万名消化道疾病患者中,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约占15%-20%。”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李珊珊医生告诉记者。据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李冬月主治医师介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会反复出现下腹痛、腹泻等症状,排便后缓解,症状类型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腹泻型患者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呈糊状或水样便,或伴有黏液便;便秘型患者每周排便次数不超过3次,排便费力,有排不干净的感觉;患者也可能腹泻便秘交替发作,但检查显示无异常。肠易激综合征除了和遗传有关外,情绪、饮食等环境因素也对该病有影响。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以男性为主,近些年来由于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中青年已成为肠易激综合征的高发人群。
李珊珊医生提醒,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千万不能自行滥用抗生素,否则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反而不利于治疗。此外,肠易激综合征作为一种良性疾病,一般不会发展或演变成恶性疾病。若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调整饮食结构,改善情绪状态,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