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老妈谎称能包工程儿子连“坑”同学 母子联手“设套”骗百万
2016-07-06 15:11:22 来源:大庆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6日讯 一男子谎称是某公司职工,与领导关系好,能联系到高利润工程活,以此坑骗老同学。在同学情分做保障及高利润诱惑下,3名受害人被骗近百万元。

  结果男子所说工程活迟迟没动静,人却没了踪影。

  近日,大庆市龙南公安分局破获此案,将嫌疑人抓捕归案。

  报案:同学骗钱玩消失

  “这起诈骗案数额较大,做案手法有些‘讨巧’,提醒市民多多注意。”7月5日上午,记者赶到龙南公安分局刑侦三队,队长孙泽飞对记者说。

  今年4月下旬,龙南公安分局接到3名受害人报警称,他们被老同学付某(化名)骗走了近100万元,现在找不到付某了。

  经了解,3名受害人相识,并都有工作与生意,其中一人与付某是大学同学。因为这层关系,几人之间也都比较熟悉。

  在一次相聚时,付某自称是某公司职工,并与公司领导关系很好,能联系到工程活,而且利润很大,稳赚不赔。

  3名受害人有意想要接下工程时,付某提出,需提前收取“工程质量保证金”100万元钱。

  付某给出了许多理由,一步步引得3人深信不疑。

  最终,三人先后拿出91万元交给了付某,可之后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当初所说高利润的工程活迟迟没动静。提及此事时,付某常常推托,最终竟不接电话,人也失踪了。

  抓捕:母子接力设骗局

  孙泽飞在组织警力介入此案后,经过大量调查与核实,6月6日,民警将嫌疑人付某抓获。

  在审讯过程中,付某交待,其实他并没有正式工作,虚构了单位与干部的身份。而他所说的工程活,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

  但付某称,这项工程活是母亲孙某(化名)联系的,而其母亲已不知去向。

  随后,民警将目标转向嫌疑人孙某,在6月12日将其抓获。

  据孙某交待,她也是通过吕某(化名)联系这项工程活,对方起初索要100万元钱。她与儿子付某收到骗来的91万元钱后,汇给吕某50万元钱。

  民警告诉记者,孙某在交待过程中,认为吕某有些“不把握”,于是自己拿着剩下的41万元钱去找工程活,但最终却将这笔钱挥霍掉了。

  意识情况不妙,付某与其母亲孙某纷纷躲了起来。

  没想到民警动作迅速,将母子俩抓获归案。最终,母子二人均被刑事拘留。

  调查:工程活子虚乌有

  6月下旬,在往返哈市多次后,孙泽飞带领民警将最后一名嫌疑人吕某抓获。

  吕某交待,他所谓的联系工程活,也是通过哈市一公司。

  民警经调查,确实有这家公司,但该公司根本没有这项工程,而且没有给吕某任何工程活。

  至此,这起由工程活引发的案件,才算水落石出。

  孙泽飞称,办案之初,这起案件很繁琐,因为涉及到许多单位与多名嫌疑人,给他们的调查带来很大困难。

  但民警一步步深入调查,最终使案情水落石出。

  孙泽飞称,付某在交待过程中,承认当初是故意设下骗局,大夸海口,只想让三名受害人快点掏钱。

  付某分3次用3个理由索要现金,一是工程质量保证金、二是签合同好处费、三是运作款项费,一步步从3名受害人手中骗取了91万元钱。

  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

  孙泽飞称,这起案件中,3名受害人之所以轻易被骗,与同学、熟人这一原因有很大关系。

  他提醒说,不管对方是亲人还是朋友,需要投资时一定要谨慎查证,千万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因为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陷阱。

  孙泽飞还提醒说,以介绍工程为由进行诈骗的案件,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有时会让人防不胜防。

  在此,给从事工程建设的人提出几点建议:得到某个工程信息,不要急着找对方去谈,要从侧面去查询相关信息。工程合同条件中如有预付款、工程费率不下浮等与市场不大相符的优越条件,则虚假的可能性很大,必须要去查证。中间人在合同背后索要钱财的,在未经签订相关合同手续前,或未得到业主付款前,不可轻易支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各类工程都会走正常的招标程序,市民不要轻信一些“能人”的门路,以免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王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