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月下半月,我市7名老人给假儿子汇钱“平事”
“儿子嫖娼”频频“坑爹”
子女应多与父母沟通,父母应多一分理智少一分溺爱
“爸,我嫖娼被抓了,要是不给钱,他们就让我进局子……”
连日来,类似的诈骗案在我市发生多起,仅6月下半月,就有7名市民被“儿子”给骗了。
据市公安局数据统计,7起案件中,经济损失最小的1万元,最大的高达8万元,受害人平均年龄67岁,最小的59岁,最大的已经78岁。
“儿子”们都是咋编谎的,市民又该如何预防呢?
头天换号第二天被抓
6月28日,已经78岁高龄的张老汉正坐在自家院子里休息,这时,放在屋里的手机响了,他费力地迈着步子赶过去接起了电话。
“爸,你在家干啥呢?我换手机号了,用新号给你打的电话,赶紧把新号记在本上,我这儿忙着呢,就不和你多说了。”
还没等张老汉组织好语言,“儿子”的电话已经挂断了。张老汉翻出一根铅笔,戴上花镜,把电话本上儿子的老号码划掉,写上了新号码。
“这个兔崽子,这么多天没来了,还没让我说句话就给挂了。”张老汉在心里嘀咕着走到屋外继续乘凉。
第二天中午,正在做饭的张老汉再次听到电话响,看到来电的号码正是“儿子”的新号,接听后就喊了声:“咋的啦?”
“爸,我因为嫖娼被派出所给抓了,给3万元钱打点打点,就能放出来。”电话另一头传来焦急的求助声。
张老汉一听这话,可把他急坏了,琢磨着带钱去捞儿子。
“儿子”紧接着说:“你那么大岁数了,就别折腾了,我把警察的银行账号告诉你,你在附近找个银行给他打过来就行。”
撂下电话,张老汉颤颤巍巍地从柜里翻出一张存折,攥着写有账号的纸条,来到附近的一家银行汇款。
由于走得着急,张老汉忘记带手机了,汇款后匆匆忙忙地赶回家给“儿子”打电话,想问问他啥时候能回来。
可令张老汉纳闷的是,儿子的新号怎么也打不通,他只好试着拨打老号码,结果还真通了。张老汉问儿子,对方放不放人,儿子听得糊里糊涂,后来才知道,老爹让人骗了。
这3万元,是张老汉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他因为上火,很多天吃不下饭。
强奸被抓要钱疏通
无独有偶,6月18日,71的李老太也遭遇了电话诈骗,辛辛苦苦攒的8万元被骗走。
当天,李老太接到一个133开头的电话,对方火急火燎地说:“妈,我因为强奸被公安局给抓了,手机和证件都被扣了,我是借民警手机给你打的电话。”
“你咋这么傻呢,咋干出这样的缺德事!”李老太责备儿子。
“妈,这事儿不赖我,当时是她自愿的,我让人给骗了,你赶紧救我。”电话另一头的男子说。
“你爸出去遛弯了,我去找你爸商量商量。”李老太说。
“妈,这事儿先不能让我爸知道,我已经问好了,只要钱到位,我就能出来,你赶紧给我汇钱疏通。”男子说。
“你说多少钱,我给你汇过去!”李老太说。
“妈,你先给我汇2万,看看行不行。”男子说。
李老太汇款2万元后,“儿子”又来电话说钱不够,要再汇3万元,李老太照做后,“儿子”还说不够。
第三次汇款后,李老太的活期8万元都用完了,而定期无法取出,这时候她才稍有点怀疑,但说啥都晚了。
骗子为啥爱“坑爹”
根据市公安局统计,7起案件经济损失最小的1万元,最大的高达8万元,他们的平均年龄67岁,其中年纪最小的59岁,最大的已经78岁高龄。
此类诈骗手段,多是“盲打”电话,采取假冒或分饰角色的方式来取得受害人的信任,从而实施诈骗,但为什么都是装儿子呢?
这是因为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成长环境使他们内心单纯、善良,戒备心较弱,容易轻信他人;另外,假借儿子身份更容易捏造事实,因为儿子比较容易惹事,且很多父母都溺爱儿子。
此外,骗子手段升级,事先假称更换电话号码做个铺垫,过段时间再行骗,这让人防不胜防。
子女多给老人关爱
老人爱护、思念子女的心情容易被人利用,常年在外工作的子女与老人联系较少,双方信息不畅,给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高新公安分局刑侦四队副大队长王刚介绍,预防此类诈骗犯罪,一是子女要和父母勤联系,多沟通,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常回家看看;二是适当控制老人手中可以支配的现金,最好在自己手机上开通银行短信提醒功能;三是司法机关应加大农村地区诈骗犯罪宣传,选取典型案例到村舍地头讲明白,增强老人的法律意识和防骗意识,提高防骗能力,才能有效避免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