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段时间持续高温让我市中暑患者一下多了起来,甚至有人险丧命
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即使工作也不要超过半小时
三伏天高温多当心中暑夺命
今年一入7月,老天就像下了火,持续高温不减,致使我市一些市民中暑,甚至有人险些丧命。才过了几天凉爽天,随着入伏,高温天又开始发威了。
记者了解到,“伏”即“暑气潜伏于地”之意,标志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而今年的三伏天,又是“加长版”的,足足有40天,一直到8月25日才能结束。看来,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又将免不了受热天炙烤了。
未来3天气温都在30+
7月17日,正式入伏,我市的气温又开始噌噌地往上蹿。18日,入伏第二天,我市五区四县的气温就一下又都蹿回到30℃。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在接下来的头伏天里,我市的高温天又将连续出现,未来3天我市的日最高气温都将超30℃,其中19日的日最高气温达到32℃。
这样的高温天里,天气会比较炎热。还好,7月22日-24日,将有一次降水过程,气温有望降到30℃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雨后空气湿度大,气温一旦再升高,会感觉比较闷热。伏天里,气温超30℃还会不少,一旦遇到热天,大家要做好防范。
重度中暑能夺命要当心
天一热,一些与热有关的疾病,就爱“抬头”。
记者采访了解到,7月初的连续高温天,让我市的中暑患者一下多了起来,哪家医院接诊的中暑患者都有10余人,其中不乏重症患者。
中暑分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重暑中最严重的是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其中热射病会导致死亡,而我市就出现了热射病患者。
龙南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侯春风接受采访时表示,前段时间,他们扎堆接诊了10多位中暑患者,多数症状较轻,但其中一位中暑患者症状特别重,是他5年来接诊最重的一位中暑患者。这位男性患者55岁,属于热射症,就诊时体温达到43度,经检查身体多个器官都已经衰竭,有生命危险。而这位患者之所以中暑这么严重,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中连续工作两个小时造成的。
侯春风对记者解释说,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的急性疾病。
如果在高温天里出现乏力、头晕、胸闷、心慌、恶心等症状,均属于先兆中暑或是轻度中暑。绝大多数人不用就诊,只要换到通风凉爽的地方,及时补充水,30分钟到1个小时症状便能消失。但对于体质弱的老人、孩子和孕妇,出现轻度中暑就要及时就诊才行,以免引发其他疾病,像老年人控制不好就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无论是预防中暑还是缓解中暑,都不要喝太凉的水,对心脏不好,可以喝点凉白开或是绿豆水。要想预防中暑,高温天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即使工作也不要超过半小时。
室内外温差不要超7℃
热天一来,为了凉快,大家想到的就是开空调。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天再热也不能把空调温度打得过低,因为一旦室内外的温差过大,就会出现头晕、恶心、胃口不好、四肢无力等症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热伤风”。夏季空调温度最好定在25℃-27℃为宜,且室内外温差最好控制在7℃以内。
在一定的温度变化范围内,人的体温中枢可调节自如,如果温差超过7℃,就易引起不适。
另外,不要长期处在开空调的环境中,最好在空调开机1-3小时后关机,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若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应适当增添一些穿脱方便的衣物或使用覆盖膝部、护膝之类的保暖物品。
开车一族也不要长时间开空调,车内外温差最大也不宜超过7℃。如需长时间使用空调,则要使用空气外循环装置,或把车窗打开适当缝隙,保证车内空气新鲜。
穿得凉快首选丝麻面料
30℃以上的高温,只要稍一活动,就浑身冒汗,沾湿的衣服贴在身上也让人难受。那么高温天里穿什么样的衣服最凉快?
记者在走访我市多家商场时发现,从衣服面料来看,要属蚕丝类或亚麻、棉布等植物纤维的面料透气性好,又能吸汗。而在睡衣的选择上,针织材质的比较好,因为这种睡衣既轻薄柔软,又有一定的弹性,原料质地最好是全棉织物或以棉为主的合成纤维,吸汗性强,能很好地吸收皮肤上的汗液,还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另外,夏季阳光强烈,对眼睛刺激大,出门最好打防紫外线的太阳伞或戴太阳镜、太阳帽。想买遮阳帽的市民,可以选用面料轻薄、色泽偏冷偏浅的大檐帽,这种帽子既能反射阳光,降低头部热度,又可遮光护眼,通风防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