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2日讯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跃出一个借贷的想法,签下了一份据说“没用”的欠条,周红就成了法律层面的欠款人。
连续数日,周红噩梦不断,只要听到“贷款”两个字,她都禁不住心里直翻腾。现在,她自己都想不清楚,那时,怎么就能签下那30万元的欠条?自己明明一分钱都没拿到!握着生活唯一来源的退休金卡,却一分钱都取不出来,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儿?
签张欠条当摆设?
一个多月前,周红因急需一笔钱,来到萨区一家银行调征信记录,想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贷这笔钱。此时,在银行门前发传单的一位中年女子走到她面前,称如果周红想贷款她可以帮忙,因为她就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工作人员,如果办理顺利的话,周红要贷的15万元钱下午就能到账。
一听这么快就能拿到钱,周红随着女子来到她所说的公司,位于一栋写字楼内的一间办公室,门外没有任何标志。又等了一会儿,周红被另一名工作人员开车拉到另一处办公地点,这才见到了管事儿的人。这名负责人要求周红提供房产证、退休证、工资卡,留下复印件之后,负责人拟定了一份周红贷款30万元的欠条,要求周红签字、按手印。
还没看到钱,就先签欠条,而且还是30万元,并不是自己要借贷的15万元,周红有些怀疑。而对方一脸平静地表示,周红按公司的要求做就行,不用管她究竟借多少,这都是统一的要求,跟周红没有关系。这是为了快点把钱贷出来,只是走个形式。如果周红能按时连本带息还回来,这张欠条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稍微考虑了一下,周红觉得,自己肯定不如对方明白业务,既然人家说得这么肯定,应该不会有问题。再说,自己确实急需这15万元钱。于是,周红在欠条上签了名并按了手印。然而,手续办完了,可事情并未如这名负责之前承诺的,当时就放款,也就是说,周红没拿到一分钱。
没了退办的机会?
直到回了家,周红将自己办理贷款的事情一遍遍地回忆,怎么想她都觉得自己办的这件事不把握,自己不会被骗了吧,这样想着,周红整颗心都悬了起来。
为防止事情继续发展,第二天,周红就来到前一天办理贷款业务的地点,找到那名负责人,提出退办贷款的要求。不料,前一天还一脸和气的负责人,马上翻脸了。他说,即使你不贷款了,也得出3万元“辛苦费”,他的兄弟们不能白忙活。无计可施,周红只好答应,这笔钱她认了,但现在手头实在没钱,可以慢慢还。
随即,到了发退休金的日子,周红被告知,工资卡里的近4000元退休金,全部被小额贷款公司取走。退休金是周红唯一的生活来源,为防以后再被“截留”,周红变更了自己的工资卡卡号,可令她没想到的是,第二个月,周红发现工资卡取不出钱了,咨询后得知,贷款公司已通过法院,对周红的账户进行冻结。
这时,周红害怕了,从办理这笔贷款业务至今,周红还没拿到一分钱,自己的工资自己已经花不到了。而且,对方是拿着自己签下的那张所谓没用的30万元的欠条作为证据,如果这样下去,自己要还的恐怕就是30万元。周红真是欲哭无泪,她不明白,明明说好的就是走形式的借条,怎么转脸就变成了“坑”?
真的只是不会算账?
20日,见到记者时,周红一脸憔悴,她已经几天睡不着觉了。
对于周红签下那张欠条,记者有些不理解——整件事没有任何高科技参与,她也曾是有些阅历的公职人员。然而,周红告诉记者,去年,她也曾因急需用钱,在另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过3万元,当时需要的手续是工资流水、电费小票、退休证、房产证,她办手续时办理的是借款一年。后来,钱没用上一年,她就还清了。
本来,这次她还是找的去年的那家贷款公司,可对方公司称,近段时间公司没钱,需要等一段时间。所以,周红才临时决定在这家贷款公司贷款。也正是有了上次借款的经历,她觉得,不会出问题。
“这笔钱你打算做什么用?”记者问。
“买药,我常年吃的一种药,正在做活动,一次性买这些钱的,能省一半儿。”周红回答。
“15万元,你两个月就能还上?”记者问。
考虑了一下,周红回答,她有一笔存款,因为没到期,心疼早取,利息就没有了,所以才会去借贷。
“那笔存款的利息与这笔借款的利息比较,相差多少?”记者追问。
“我这不是没算过账吗,我平时就不太会算账。”周红解释。
周红自己身体不好,严重时,躺着起身都费劲儿。爱人也因身体状况不好,一直在治疗。她有一个孩子,在外地工作。80多岁的父亲,本身就有病,如果听说她的遭遇,能不能挺过去都不敢想。所以,事情发生后,周红一直自己扛着,她不敢向家人求助,朋友们也都帮不上大忙,她不知自己该怎么度过这道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