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7月28日讯 今年,伊春蓝莓格外火爆。一进入7月,冰城的早市、夜市、商场超市,整箱整箱的蓝莓大批量“登陆”,价格似乎也格外“亲民”。记者走访哈市市场,发现蓝莓的质量不一,价格差距较大,大部分蓝莓没有商标及生产地,大多数摊主则声称销售的蓝莓来自自伊春。但据了解,我省伊春蓝莓7月末才刚刚成熟,且并未大批上市!为何市场上的很多蓝莓要假冒“伊春”品牌?为此,记者跟随伊春蓝莓的运输途径,从伊春到哈尔滨,探访我省最大蓝莓产业基地——伊春市友好蓝莓基地,揭秘我省蓝莓市场的困局和现状。
市场走访
冰城蓝莓市场鱼龙混杂外来果傍大牌冒充伊春蓝莓
近日,记者兵分多路走访了哈市道里区、香坊区、松北区多家早夜市,发现蓝莓价格从10元每斤到25元每斤不等,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商家直言,这些蓝莓部分来自于辽宁、吉林等地,而近八成商贩都表示,自家所卖蓝莓“百分百都是伊春蓝莓”。
“买点蓝莓啊,百分百伊春蓝莓,可甜了,15块钱一斤。”24日一早,记者在道里区工厂街早市的一家水果摊位旁看到,摊位上摆放着十多盒用白色透明塑料盒包装的蓝莓。记者随意拿起一盒,发现蓝莓包装盒上没有任何标签显示蓝莓的产地、品牌名。打开盒子,里面的蓝莓大小不一,表面没有光泽,有些“发蔫儿”。商贩告诉记者,她所卖的蓝莓产自伊春,每天能卖出几十盒。早市的另外两户商贩也告诉记者,其所售卖的蓝莓,都是正宗的伊春蓝莓。
25日至27日,记者走访香坊区横道街市场、道里河清街夜市、工厂街夜市、松北祥安市场等同样发现,无标签无产地的蓝莓充斥市场,多数商贩都标榜蓝莓产自伊春。目前,冰城市场上泛滥的“伊春蓝莓”,到底是“正规军”还是“冒牌货”?27日,在哈市经营十余年水果生意的陈先生向记者透露,哈市市场上的蓝莓,大多是“南来”的,“有辽宁丹东的,也有吉林的。说是伊春蓝莓,纯属傍大牌,忽悠人。”
调查发现
外地蓝莓运到伊春“镀金”“困熟果”口感差
27日,记者在伊春市某快递公司门前看到,不时有市民带着刚刚从市场上买来的蓝莓前来邮寄,邮寄的王女士一边打包一边给北京的朋友打电话,称“伊春的蓝莓熟了,给朋友寄过去让她尝尝鲜”。据伊春顺丰快递红松点部主管孙伟介绍,伊春蓝莓今年特别火,寄往南方城市尤其多,大家都想尝尝伊春蓝莓。进入7月以来,大批市民购买生鲜蓝莓前来邮寄,每天都能发走500多斤。但是,正在附近观望的一位伊春本地市民却悄悄向记者透露,90%市民邮寄的都不是伊春地产的蓝莓,而是从外地运到伊春的。
记者走访伊春升辉市场时,发现与哈市蓝莓基本相同,无商标、无产地、无价格标识的蓝莓产品遍地都是,价格也从40元每斤到70元每斤不等,摊主称这些都是伊春蓝莓。但是,记者从伊春蓝莓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因为日照时间短、伊春蓝莓生长周期较长,一般会比外省蓝莓晚20天左右成熟,伊春蓝莓目前只有少量成熟果实,大批成熟果还未上市零售。
伊春蓝莓口感好,花青素含量高的优良特性,是外来早熟蓝莓无可比拟的,而外省生长的蓝莓,产量高所以价格低,成熟期早所以率先抢占黑龙江蓝莓市场。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外省蓝莓需要经过长期运输,从树上摘下来仅7成熟,之后再通过运输途中‘困熟’,所以蓝莓果的口感和品质较伊春成熟后采摘的蓝莓差很多。外省蓝莓商将成色较好的蓝莓运往伊春,混入伊春的鲜果批发市场,在伊春‘镀金’后,摇身变成‘伊春蓝莓’向全省批发零售,身价也会借机翻倍上涨,所以业界戏称伊春‘为东北三省蓝莓集散地’”。
业内人士揭秘
伊春蓝莓不在市场零售想买只能走“顺丰专线”
27日14时,记者在伊春友好蓝莓基地看到,1.2万亩的蓝莓种植园内,各品种蓝莓长势较好。据友好基地伊春市蓝莓协会副会长许学武介绍,因为伊春具有特殊的北纬48℃的地理气候,伊春蓝莓具有口感佳、味道好,花青素含量高等优良特点,友好蓝莓基地是我省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寒地黑土是最适宜蓝莓生长的自然环境,加上伊春纯净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所以伊春有“蓝莓之乡”的美誉。
但是,也因为伊春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伊春蓝莓因为纯天然的特性,皮薄、肉嫩,所以难以进行长距离运输,之前都是直接从地产卖给蓝莓产品加工企业,很少运出伊春、走出黑龙江,但是,随着基地内蓝莓产量逐年增多,“运输难”越来越成为制约伊春蓝莓走出黑龙江的瓶颈问题。
2016年6月初,伊春市政府联合黑龙江顺丰速运召开伊春蓝莓基地行业解决方案发布会,指定顺丰速运公司为伊春蓝莓零售运输商,省内市民只要一个电话,伊春蓝莓从地头采摘到客户的舌尖只需24小时,从伊春到省外各地最长不超过48小时即可投递到家,而且全程进行冷链运输,保证蓝莓不受长途运输的“蹂躏”,彻底解决了伊春蓝莓“运输难”的瓶颈。
许学武高兴地说:“通过指定唯一伊春蓝莓的销售端,规范伊春寒地黑土蓝莓的销售市场,让消费者品尝到纯正伊春绿色蓝莓,伊春蓝莓产业的未来发展将指日可待。据悉,伊春蓝莓将再增加4000亩种植园,预计2016年,年产将超过40万斤,较上一年翻一番,并在今后的三年内达到丰果期,真正打造成为我省绿色蓝莓经济的龙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