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高台子绿色有机果蔬成未来发展支柱 推动区域发展
2016-07-30 15:48:5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郎艾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30日讯 (记者 郎艾迪)作为黑龙江大庆市唯一的农业区,大同区把棚室经济作为“一号富民工程”。农产品实现本地增值,也推动着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用绿色科技种植赢得金色产业发展。

  “互联网+农业”实现了种的好卖的好

  在大同区高台子镇,农业园区形成了规模发展、集约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省级科技示范园区,占地2040亩,投资6000万元,建设棚室1300栋(温室300栋,冷棚1000栋),发展露地特色菜展示区200亩,规划建设了八一农大航天育种示范区、东北农大科技示范区、都市休闲体验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百药园和冬季温室生产区等五个功能区。其中,东北农大科技示范区是省级科技示范园区中规模最大,建立了绿色农产品追溯体系,申请二维码认证,消费者可以根据二维码追溯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智能调控系统,实现补光、控水、施肥、调温、补气等智能化自动控制,率先在大同区实现“互联网+农业”生产尝试,同时该基地已获得国家级有机蔬菜认证,这也是大庆地区首个被认证的有机蔬菜基地。

  据了解,该园区接下来将计划建设棚室生产在线监控直播平台,让消费者通过网络视频随时观看到棚室现场无公害生产全过程。将着力建立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品质;围绕省级科技示范园区强化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规划建设优质设施蔬菜产业园;继续壮大合作社经济,坚持“大规模、高档次、新品种、高品质”的发展思路,加快蔬菜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注重品牌效应,基地统一使用包装销售,完善产品销售记录,印注包装标识,明确生产时间、生产基地及生产人,确保质量可追溯。目前,温室主要栽植旮旯番茄,亩产6000斤,每栋收入5万元左右;冷棚主要栽植提子、茄子,辣椒等,年收入150万元。

  品质优良 蔬菜出口俄罗斯成抢手货

  大同区高台子镇圆葱对俄出口生产基地以萨沙国际贸易公司为依托直接出口俄罗斯,现有育苗温室33栋,可育苗3960万株。发展棚室圆葱300亩,总产量可达360万斤,可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同时该公司辐射带动全区棚室栽植圆葱5500栋,5000亩,带动农户700户。预计总产量可达3.3万吨,按去年同期市场价,每吨3600元计算,今年可创收1.2亿元,可增加农户收入6400万元。每栋温室可育苗120万株,生产棚亩用苗2.8-3万株,每栋育苗温室可满足40栋冷棚用苗。每栋大棚预计亩产量1.3万斤,收入10400元。圆葱生产结束后可复种白菜或甘兰,复种收入可抵消两茬生产支出,因此每栋生产棚可创收万元以上。温室育苗结束后,可生产香瓜,收入5000元。目前该项目是大同区第一个出口项目。

  绿色有机 高效高产循环种植

  大同区高台子镇永跃双孢菇园区占地500亩,由大庆市金晟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自2014年以来,该园区把双孢菇作为棚室生产的新兴产业、引领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的中轴产业和促农增收的致富品业来抓。

  2014年,投资1500万元,已规划建设标准化菇房2000平方米,制菌车间200平方米,发酵车间720平方米,保鲜车间1400平方米,双孢菇生产温室7栋,冷棚50栋。其中,一级发酵隧道4条,二级发酵隧道2条,以玉米秸秆和动物粪便为培菌基质原料,可消化当地废弃农作物秸秆5400吨,动物粪便4500吨,除满足自用外,还可满足100余栋大棚一年两次的用料。2015年,继续投资500万元,完善永跃双孢菇生产小区菇房、车间建设等,改造双孢菇生产棚室100栋。同时,利用和改造经营不善棚室发展双孢菇。今年,投资200万元,引进上料、覆土、撤料设备各一套,喷水设备两套,安装了空调,全部实现工厂化管理、机械化运作机械化生产。每平方米产量可达50斤以上,一栋标准化菇房投料一次可产3万斤,年产5茬,产量可达15万斤。按每斤4元计算,8个标准化生产车间满负荷生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近500万元。

  标准化生产车间,一共五层,节省空间。双孢菇属于绿色循环农业,以玉米秸秆和动物粪便为培菌基质原料,同时菌渣废料发酵后,还可为5000亩农作物提供优质有机肥料,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的农业发展之路。不仅解决了秸秆综合利用难题,而且提高了价值,并且菌渣肥料可以用于棚室绿色果蔬生产,把“废品”变“宝贝”,用科技成果走出了一条循环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王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