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3日讯 8月2日11时,哈市的室外温度已经达到了33℃。此时正是2路公交车司机孔令杰出车的时间,记者跟随他坐上了公交车,亲身体验了一回高温对公交车司机的“烤验”。




车厢温度近40℃开完一趟衣服湿透
43岁的孔令杰已经开了十三年的公交车。见到他时,他谢绝了记者搬来的椅子。由于每天都在车上坐着,能够站立的时间对公交车司机来说弥足珍贵。“还有十分钟发车。”听到喇叭中的提示,孔令杰揉了揉腰,由于长期坐着,他和许多公交司机一样,都患上了腰间盘的疾病。
“走吧,上车准备出发。”他在调度室打了一瓶绿豆水,又拿了条毛巾,这是他每次出车的“标配”。打开车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我的座位离发动机近,最高能达到近40℃,车开起来还能有点儿风,但遇上高峰期堵车的时候,车里就成了‘蒸笼’。”
随着车厢的晃动,困意也随之而来,而此时孔令杰的双手仍紧握着方向盘,丝毫不敢马虎。他说,自己担负的是全车人的安全,每次行车都不能松懈。
由于线路较长,孔令杰开一趟至少要一个小时。阳光透过车窗,完全照在了他的身上,一路上都没有树荫。“乘客感觉热的时候还能躲一躲,可我们司机没法躲啊,只能在阳光下暴晒。”此时红灯亮起,孔令杰赶紧拿起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又把制服的袖子卷了起来,“因为胳膊上出汗,短袖一会儿就湿了,贴在胳膊上打舵时特别磨得慌。”
一趟跑下来,孔令杰终于将车驶入了终点。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贴在了身上。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因为气温高,我们的衣服全天都是湿的,因为还没等晾干就要继续跑下一趟。不怕你笑话,因为长期坐着,裤子也都是湿的,连座椅都被汗浸透了。”
胳膊晒成俩颜色还有点紫外线过敏
将车停靠好,孔令杰没有立刻下车,而是拿来了拖布,将车里打扫干净。他说,公交车就是自己“第二个家”,天气炎热,他希望能借此给车厢降温,让乘客们更舒适。
打扫完车,他终于能够吃口午饭了。简单的烧饼和凉菜,他和几个公交车司机吃得很香。“有时遇上堵车或者路况不好,时间就被打乱了,但车还要准时出,总不能让乘客在外面等着,所以我们就吃不上饭了。有时只能把饭盒带到车上,抽空就吃一口。”孔令杰说,很多司机都患有肠胃病,这和吃饭不规律有很大关系。
在吃饭时,孔令杰时不时地挠着左臂。由于长时间被阳光晒,他的左臂起了许多小疙瘩。“可能是紫外线过敏吧,感觉特别痒。”他说,这几天的持续高温,让手臂上的过敏更严重了。“在驾驶室有个小风扇,但每次只吹几分钟就要关上,因为它正好在头顶,吹时间长了就会头疼,实在受不了。可关上它驾驶室又很闷热。许多公交车司机的胳膊都被晒成了两种颜色。”由于高温,车队为司机们准备了西瓜、解暑药和绿豆水。“其实我们都不敢喝水,因为怕上厕所。”孔令杰说。
最感谢家人支持最渴望乘客理解
凌晨3点多起床,4点到达车站,检查车辆结束后,5点准时发车;平均每天要跑五圈左右,在起点和终点间往返十几次;晚上十一点将车入库,十二点多才能到家……这是孔令杰的日常工作,也是所有公交车司机的正常作息。
“最感谢的还是家人的支持,因为常年无休,家里好多事儿都帮不上忙。儿子上高一了,从小到大我一次家长会都没参加过,觉得很对不起他。”孔令杰说,前几日母亲生病住院,自己也没能去医院照顾,“没办法啊,谁叫咱做的是这个工作呢。”
相比于工作的辛苦,对自己更重要的是得到乘客的理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人,乘客的不理解是最让我们委屈的。但是有一次,一位大娘上车后,看我热得满头大汗,就对我说:‘师傅你们真是不容易啊,这么热的天真是辛苦了。’一句话让我感动了好久,这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
午饭过后,孔令杰来不及休息,又坐进了驾驶室,此时被汗浸透的衣服还没完全干,他喝了口水,车还没发动,汗就顺着脸淌了下来。
他又要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