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81岁"绣娘"耳不聋眼不花 每天手绣四五个小时
2016-08-03 10:29:47 来源:大庆网  作者:李晓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3日讯 家住铁人二村的陈学芹,今年已经81岁了,但她仍然坚持每天手工刺绣。

  她制作的布老虎、虎头帽、绣花鞋,造型独特、惟妙惟肖,深受亲戚朋友和邻居们的喜爱。

  每日拿着绣花针,“描绘”着美好的生活,是老人最快乐的事儿。

看着自己的绣品,老人就能开心地乐出声。

  八旬老人爱绣花

  “孩子,快进屋,屋里坐!”8月1日,一见面,陈学芹老人的热情爽朗,就感染了记者。

  老人坐在床上穿针引线,白里透红的皮肤,天真如顽童的笑脸,让人不能相信,她已经81岁了。

  陈学芹老人家住铁人二村,老人的家不大,但干净整洁,卧室的床上,铺着老人自己绣的床单。

  老人说,她从十几岁起就描龙绣凤,一绣就绣了60多年,现在这把年纪,仍每天绣4到5个小时。梅花、桃花、牡丹花,虎头帽、布老虎、天女散花、龙凤呈祥……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陈学芹老人家族,祖上就有手绣的传统。刚学女红时,母亲买回几尺布,让她学着拼接成衣服,粗劣地完成了母亲的任务后,她下决心,一定要做好针线活。

  慢慢地,全家的衣服、裤子、鞋子她都包了,绣花成了她的爱好,同伴的夸赞和母亲的鼓励,让她越绣越好,方圆几十里地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赶不上她绣得真、绣得细、绣得艳。

  老人的手绣,可谓五彩斑斓,一幅作品,少则数十种彩线,多则二三十种,层层叠叠,花团锦簇,材料工序复杂,品种繁多、色彩搭配鲜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针法、工艺变化多端,挑花、堆花、平绣、滚绣,细致入微,让人感觉是画上去的。

  布老虎屡遭“疯抢”

  记者看到,床上堆着几只玲珑可爱的布老虎,大的有35厘米长,小的20厘米长,虎身有的是黄色,有的为豹纹。

  老人说,布老虎分镇宅虎和乖乖虎两类,区别在眼睛上,镇宅虎的眼睛是立起来的,显得比较威武。而乖乖虎的眼睛是圆的,显得比较可爱。

  除了布老虎,老人还以虎为型,缝制虎头帽,喻义孩子像将士一样,勇敢威猛。缝成虎头鞋,喻义孩子一生走正道、顺道。

  “布老虎的填充物,一般都选择棉花,必须将棉花塞得很实,老虎才不会走样。”老人介绍说,布老虎以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来突出勇猛的神态,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所谓‘十斤老虎九斤头’,最有特色的是虎头枕,既是儿童的枕头,又是手上抱着的好玩具。”老人说。

  令老人没想到的是,她做的布老虎一露面,就遭到了邻居和亲朋的“疯抢”,自己连个样品都没留下,只得重新再做。

  老人说,这几年她共做过上百个大小不等的布老虎,这些布老虎,憨态可掬,人见人爱。

  手绣是长寿因素

  已经81岁的陈学芹老人,耳不聋、眼不花,尽管一生中也遭遇了外人不曾经历的坎坷,但她总是微笑着。

  采访中老人几次对记者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爬不过去的坡!”

  老人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尽管年事已高,可她每天都要拿出针线绣上一绣。她说,手绣给她带来了另一个世界,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心情好时,刺绣是兴奋剂,烦恼时可以消磨时光,所以手上,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力气。

  “一天不让我绣花,就得憋坏了,活这么大岁数,身体还这么好,多亏了会绣,一绣心里就敞亮。”老人笑着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