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8月14日讯 北京时间13日凌晨,里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项目传出捷报,我省名将王镇以1小时19分14秒获得冠军,这是中国男子选手首次实现单项的奥运两连冠;同时,这也是黑龙江省获得的第五枚夏季奥运金牌。
对于王镇来讲,里约的这20公里,自己却是扎扎实实地走了几千公里一步步迈过来的,更是他压抑了太多情感换来的——至今,18个月的大女儿还不认得他……
这是中国军团最保的一金
早在王镇比赛之前,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黑龙江省体育局的贺信就已经拟好了,为啥?因为只要技术不变形、不被罚下,这块金牌就是中国奥运军团的囊中之物,王镇有这个实力。
然而,作为中国男子竞走五年来最顶尖的选手之一,王镇却更像是一个“悲情英雄”:2012年伦敦奥运会只获得铜牌,2013年莫斯科田径世锦赛被红牌罚下,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遭对手逆转屈居亚军……直到这一次,他终于成为了真正的王者。
四年前,用省体育局副局长杨晓明的话讲,“太遗憾了,王镇这孩子实诚,既定战术是让他在前面领走,他就完全执行,放弃了自己的节奏,要不然,金牌就是咱黑龙江的了。”
这一次,王镇在出发时被踩掉鞋的不利情况下,依旧“以我为主”,按着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完成超越,一路领先直至终点。这一刻,王镇完成了自己有关奥运的一次救赎。
三亩地+一家人是王镇的依靠
在冲向终点时,王镇振臂高呼,他不断和观众击掌相庆!与此同时,远在一万七千余公里外的哈尔滨和大庆沸腾了,整个黑龙江都沸腾了,体育迷们也一扫睡眼惺忪,欢呼声让黑土地的这个早晨不再沉寂。
王镇的母亲陈亚红和妻子刘佳是在大庆的家里看的直播,他父亲王胜军则是在老家在绥化市农村,那里看不到央视五套,他是怎样煎熬地守着手机,度过那一个半小时等消息就不得而知了。四年前,应大庆市体育局的邀请,正在干力工的王胜军特意请了假,从老家赶到绥化,又从绥化赶到大庆市体育局,专门参加了一次集体观赛,结果却是失望而归。这一次,王胜军没有答应任何活动,他似乎怕自己的不低调,最终影响王镇的成绩。对于王胜军来讲,儿子比赛的赛场是另一个世界,有了伦敦的经历,好像奥运是一个虚幻的事件,他的潜意识里,自家的三亩地才是儿子切实的依靠。
王镇从15岁离开家就很少回来,这一回,这一家子人已经五个半月没见他了,陈亚红说是看电视,其实一直胆战心惊没敢看,直到听见解说员的庆祝,她才确信王镇真的赢了!陈亚红说:“这是我这辈子最高兴的一件事”,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后便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眼泪,面对记者的提问,她说:“我儿子最棒!”
这个冠军差点去开仓买
里约奥运男子20公里竞走一共20圈的路程,在剩下5圈时,王镇的意大利外教朝着他伸出了一个手指,告诉他最后一圈再冲,王镇摇着头摆出两个手指表示——两圈就冲。这个小细节,也说明王镇是一个有性格有主见的人,当年,他甚至一度想自己退役回家开个小仓买,并赌气停训了7个月。那是在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王镇被3张红牌罚下后,对于他来讲,这件事比伦敦奥运的失利更有挫败感。
幸好王镇的退役打算没有成为现实,省体育局、田径中心、教练全方位行动,“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坚决不能让这个竞走天才流失了。当然,让王镇最终选择留下来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他的妻子刘佳。刘佳说:“当时我和他说,你要退役我不拦着,要是继续练的话,家里有我。”
如今,王镇的大女儿已经十八个月大,小姑娘还意识不到电视里那个身披五星红旗的人是谁。母亲陈亚红为了给王镇带孩子已不再务农,妻子刘佳也赋闲在家孕育第二个小生命,父亲王胜军仍是以农民兼农民工的身份奔波着。25岁,王镇在他最好的年龄,拼上了自己的全部能量,圆了梦想。而这枚金牌对这个大家庭来说,不仅仅是荣耀,更承载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