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9日讯 “这边又发现一个地笼!”8月17日下午,前后不到两个小时,市城管委河湖管理处秩序维护队的12名队员就从三永湖里发现了12个地笼。
据了解,这已经是城管部门今年开展的第7次集中清理地笼行动。年初至今,他们在我市三永湖等城区主要湖泊共清理120余个地笼。



市城管委河湖管理处秩序维护队队长娄本意表示,市区内湖泊严禁下网捞鱼,下水行为十分危险,同时下网捞鱼也影响湖中生态平衡,希望市民共同抵制这种行为。
地笼扎在水深处,入水清理非常困难
“高温天站在水里,比想象中难受,底下全是淤泥,走动非常困难;再就是水面反光,时间长了,刺得眼睛也疼。”当天15时,已经在烈日下工作了两个小时的秩序队员们早已一脸疲惫。娄本意指着远处湖面以及岸边的芦苇荡告诉记者,地笼在湖里非常隐蔽,有的在湖岸中央,有的在苇塘边,牢牢“扎”在水深处,清理起来非常困难。为了提高效率,2名队员轮流水中作业负责趟水找地笼,其他人在岸边拖拽。
“水中作业不仅累,还经常被刺伤、刮伤,有时候甚至会被水中虫子蜇坏。”一名队员指着刚刚溃烂愈合的小腿告诉记者。
地笼大小鱼通抓,严重破坏生态
记者看到,地笼中鱼的个头不大但种类很多,有鲫鱼、泥鳅、岛子鱼等很多品种。地笼呈长方形,最短的也有20多米长,长的有30多米。地笼表面每隔一尺距离有两个大入网口,网眼普遍很密,寸把大小的鱼游进去也出不来。
“湖中有几十种鱼类,这种网大小鱼通抓,对生态破坏很严重。”娄本意这样说。
清理地笼现场,工作人员将湖里的地笼一个一个拽上岸,个别也会有捕鱼的“挂子”出现。在阳光下晒干后,队员们将其集中,当场销毁。



湖中环境复杂,半夜偷放地笼极其危险
“他们下网捞鱼为了赚钱,也不考虑别人感受!”“大家都应该自觉点,别破坏了生态!”“自从他们在湖中下网,把湖都给拦住了,鱼也游不到岸边,太气人了!”……
围观市民议论纷纷。
娄本意说,三永湖湖中环境十分复杂,深沟纵横,水深普遍2至3米。一般私自安放地笼的非法捕鱼者,大多选择半夜甚至凌晨下水安置,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此外,沿湖景观灯等电力设施的线路在湖岸边交错,也使偷放地笼危险系数增加。因此娄本意提醒广大市民,为了自身安全,千万不要因为贪图小利,私自下网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