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6日讯(记者 许诺)26日,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的制片人李萱、白嘉轩的饰演者蒋瑞征等一行主创人员来到哈尔滨举办新闻发布会。该剧将于明日登陆哈尔滨大剧院,连演两场。
剧照。
白嘉轩饰演者蒋瑞征:30天攻克陕西地方方言
今年65岁的蒋瑞征在《白鹿原》中饰演灵魂人物白嘉轩,他刚下了飞机就来到了哈尔滨大剧院,与哈尔滨的观众见面。在交流过程中,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充满力量,“白嘉轩”角色中的气质、声音等条件,使蒋瑞征“不用使劲儿演”就能表现出“白嘉轩”。
对于他来说,陕西方言的使用是最大的困难,“我在陕西生活了40年,可以说陕西话对我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都,但是《白鹿原》的要求是,不仅要说陕西话,还要学习白鹿原当地的方言,这无疑是最大的困难。”在排练过程中,蒋瑞征用了30天彻底克服了语言困难。“当时,邀请的白鹿原当地的生民一字一字的教,有时候与朋友在聊天时也用白鹿原的方言练习。”蒋瑞征说,虽然陕西方言的使用给这部剧增添的亮点,但方言绝对不是噱头,而是这部剧表现的必须,就像语言有时和情感、文化是关联在一起的,方言是话剧表现的一部分,也是“老陕”的一部分,是能带领观众走近当地人生活的一种形式。
鹿子霖饰演者管越:话不多所有的劲都在演戏上
管越是国家一级演员,曾出演《三国演义》、《少帅传奇》、《西安事变》等剧目。出现在哈尔滨大剧院时,他还留着话剧中的小胡子,采访中,管越的话不多,他说,他所有的劲头都将用在了演戏上。
剧照。
《白鹿原》的“重”在于白嘉轩和鹿子霖的经络人物,他们代表了白鹿两家的世代恩怨故事,阐释白鹿原上几代人近半个世纪的命运。如今,《白鹿原》版本被多种形式演绎出来,难免被拿来比较。“我只管贴近陈忠实老先生的原著作品,我不和任何人做比较。”管越说。
田小娥饰演者张茜:40度高温天气穿大厚棉袄
作为一名陕西人,张茜热衷于《白鹿原》原著,她曾希望拍一部陕西版《白鹿原》,没想到这个愿望恰巧就实现了,还有幸出演了田小娥。
陕版话剧《白鹿原》整体以灰、黑、蓝为色调,无边的暗色似乎诉说着不堪、恩怨、阴谋,如暴风雨前一般的平静,等待着突然的爆发。而“田小娥”是红色的,她代表着热情、火辣。接到这部剧时她不停的翻看着原著,“田小娥是上个世纪女性的悲哀,出演这个角色让我感觉活在当下特别幸福。”张茜说。
“这部剧走过了春夏秋冬,有一次在上海演出,高温40度,我要穿着非常厚的红棉袄,全剧组有近20人都感冒了,因为我的台词中有一个需要大笑的,我怕自己感冒,就不停的吃着消炎药、感冒药,就想在演出的时候发挥最好的嗓音。”张茜说,她希望把陕西文学巨作演到黑龙江来,让更多的人看到。
白孝文饰演者李俊强:年轻演员演绎史诗巨作心情忐忑
李俊强是陕西人艺的优秀青年演员,接到出演史诗级巨作《白鹿原》的白孝文一角色,他表示“压力重重、心情忐忑。”这压力不是来源于多版本对《白鹿原》的演绎,而是对于原著小说的压力。李俊强说,“《白鹿原》是陈忠实老先生的宏篇史诗巨作,我敬重白鹿原祖祖辈辈的生民,这对我来说压力很大。在排演期间,原著作者陈忠实去世,我们剧组去参加了追悼会,陈忠实先生的头下就枕着《白鹿原》这本书,当时这种压力就转化为使命,我一定要把戏演好。”
陕西人艺院长李萱:忘记明星让观众看到真实的生活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萱作为该剧的制片人表示,更愿意听到观众说这是一部良心戏剧。“这部剧没有明星大碗,但从演员对话剧的演绎就可以让观众看到白鹿原的生民真正的生活。”陕西人艺版《白鹿原》的成功让陕西人“长了老陕的脸”。
“直到2013年,陕西人艺已经是七年无大戏。《白鹿原》的出现,并成为了陈忠实‘最满意的版本’,也使得陕西人艺拿到了一张颇具说服力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