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8月27日讯 近日,“八区游泳馆”事件引起哈市政府高度重视。针对家长反映,哈尔滨市游泳运动项目训练中心(飞鱼游泳俱乐部)的部分儿童学员出现高烧、眼睛红肿发胀、嗓子发炎等症状,相关医院怀疑游泳池水质有问题。哈尔滨市市游泳中心水质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立,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展开了全面调查,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游泳池水质污染事件。今日下午,通报了调查处理情况。
185名学员身体异常64人住院
据初步调查,哈市游泳中心(地下一层5—8周岁儿童训练泳池)7月11日至8月23日,共招收暑期学员1100人,均在市游泳中心地下一层泳池进行游泳培训。截止到8月25日16时,通过申报登记掌握出现身体异常状况学员185人,其中住院治疗的64人(已出院28人),门诊治疗121人。
对此,市体育局成立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单位组织人员前往儿童医院、传染医院、市医大一院群力分院、省中医院等医院,协调救治住院患病学员,听取家长的意见与要求。
检测显示泳池水污染严重已停用
哈市疾控中心对泳池水进行了现场采样,检测结果是余氯浓度为0.08㎎/L,低于国家卫生标准(0.3-0.5㎎/L),大肠菌群>230个/L,高于国家标准(≤18个/L),细菌总数1470个/ ML,高于国家标准(≤1000个/ML),说明该游泳池水污染严重。根据这一检测结果,市卫生监督机构采取了临时控制措施,责令市游泳中心停止培训活动,接受调查处理。市游泳中心地下一层泳池已于8月24日停止使用。
卫生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病人进行病例核实并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全市医疗机构进行病例搜索,对搜索的病例进行生物样品的采集,并开展免疫学、细菌学、分子生物学检测,以进一步明确发病的原因。现采集22份咽试子,进行病学与细菌学检测,检出腺病毒9份,细菌学检测正在进行中。
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救治患病儿童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本次事件由于无共同饮用水和进餐史,可排除食物因素和生活饮用水因素。结合游泳池水检测结果和发病人员均有在游泳馆游泳的接触史,卫生专业部门初步认定游泳池水污染为引起该起事件的主要原因。
据此,哈市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副秘书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事件的进一步调查处理工作。全力开展患病儿童救治工作。组织协调各相关医疗机构全力救治患病儿童,开辟救治绿色通道,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并做好患儿及家属安抚工作。根据水质检验结果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情况,市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启动行政处理程序。启动问责机制,由监察局牵头,法制办、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相关单位组成调查问责组,于8月26日进驻市游泳中心,对相关单位和个人展开问责调查。
同时,哈市下发紧急通知,组织卫生监督机构立即对全市游泳场馆进行检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存在问题的要依法进行查处。事件调查与处理的进展情况将及时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