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9月9日讯 最近,我省教育界传出一条喜讯: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三(20)班的毕航睿同学,在第25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以全国第8名的成绩收获金牌,被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录取,入选国家集训队,即将代表国家参加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
这条新闻之所以轰动,是因为行内人都知道一个内情:在过去的17年里,我省在此项竞赛中几乎停步不前。所以,17年后的今天,当毕航睿收获金牌时,着实让很多人激动不已。8月31日,省教育厅、省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和省动物学会发来贺信,对学校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都说毕航睿是个天才,所有的理化科目都被他“玩”出了高度。但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帮助,先天的才能也是无力的”。毕航睿的成功,其背后的“帮助”和“推手”就是他的母校——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齐实验)。
生物实验让学生们忘我着迷
一进校园,感觉像是走进了植物园,一派幽雅清新的园林风光。在通往主楼的道路两旁,布满高挺的苍松翠柏以及10万株丁香树。据说,这是孙景峰校长为齐实验争取来的“标配”之一。
在茂密的植物群落里,竟然还有一块玉米地。几名学生一边观察着玉米还一边仔细地做着记录,学生们说,他们都是“生物活动组”的成员,这些玉米都是他们亲手种植的。
大名鼎鼎的毕航睿也是“生物活动组”的成员。一提起他,老师、同学们竟都有种“特殊”的感觉,因为他的想法、做法简直太“爆”啦!“中午一下课,他就会钻进实验室做研究,只要有空,他在实验室‘泡’十多个小时也不嫌累。他的实验项目五花八门,很多是自创的。有时从外面拣来一只死麻雀、死虫子,他就会急切地进行解剖。因为他太想知道真相了,而实验室也经常被他弄得天翻地覆。”一位同学说,毕航睿在同学中显得与众不同,他是个“疯狂科学家”。
生物教研室主任王岚说,做生物实验是容易让人着魔的,很多同学都有“忘我”的感觉,所以实验室面向“成员”随时开放。学校
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学术引领、问题驱动、自主发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理念指引下,学生们的问题意识不断提升,在不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科素养。所以,学生们做起生物实验来,特别着迷。
自创刊物被誉为高考重点题
“生物活动组”只是齐实验大小“活动组”、“社团”中的一个小分支,学校里每个孩子都能参加一两个这样的“项目组”,除了实验类、研究类的,还有艺术、体育、人文类,这些“项目组”的共同的特点就是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到什么程度?这个学校的孩子甚至还出版了一个内部刊物,名为《实验学子观天下》。这本16开的杂志很专业,封面设计、前言、目录、配图一应俱全,全部由学生们设计和排版。更让人惊讶的是,100多页的内容全部为学生原创。
《实验学子观天下》虽然出版时间不长,但名声远扬。政治教研室付兰萍老师称,外校的学生都想尽办法要“淘”到一本《实验学子观天下》,因为杂志的内容不仅可读,而且在他们看来,《实验学子观天下》还是高考政治科的重点题。
在齐实验,每天读报看新闻是每个孩子的习惯,他们关注“窗外事”,争论也是时常发生的事儿。很多人就奇怪,学生们的时事素养是如何提高的?付兰萍老师说:“做法很简单,每堂政治课课前都有5分钟的学生演讲,自己找感兴趣的议题,学生讲完后大家再讨论。渐渐的,每个人的时事素养就提高啦!”
多元活动让学生爱上英语
“单词背了吗?”“英语课文背了吗?”在齐实验,英语老师很少这样“逼问”学生,而是经常被同学问到莎士比亚的戏剧特点,或者某一社会现象的英语表达。仅英语一科课程及活动,就被齐实验的老师们设计成若干种、若干项,听记者给你大概说说:国家必修课,国家选修课校本化(老师整合选择重点),校本选修课,校本活动课,校本资源库等等。而活动课更是五花八门,比如,英语百家讲坛、英语戏剧大赛、英语校园剧、英语词汇大赛等等。
叽里咕噜说英语,有事没事用英语聊几句,是齐实验很多同学的风格。也因为英语活动众多,学生们为此成立了英语社团,并设立各种部门,比如财务部、组织部、学术部、文艺部等等,而成为这些部门的一员,也要经过英语方面考核,去年就有200名学生报名,但只录取了50名,这些同学不仅是“学生”,还是“有工作的”。
深度思考校长重建课程结构
兴趣组、活动组、社团……在齐实验并非只是注重英语和数理化,也注重孩子在文体德艺方面的培养。齐实验仅体育方面的选修课就达六七项,而学校里的女生每周都要上形体课。总之,你想学什么,齐实验的老师就教什么。甚至网球、武术也可以有。
其实以前的齐实验,活动并没有这么多,这里的孩子也像其他学校的孩子一样苦读课本,为高考而拼命学习。
三年前,齐实验的新校长孙景峰上任伊始,便开始思考“高中教育”到底是什么问题?作为齐齐哈尔当地乃至全省的省重点高中之一,汇
集着最优秀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高考升学已经并不是难以跨越的“高山”,难道还要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吗?他向学校全体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教育是什么?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他认为:“培养人是教育的目的,更是教育的本质。我们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人,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大前提。社会人,就要谈立世。谋学生终身之发展,育中华未来之英才。”
围绕“立世教育”,孙景峰对齐实验的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建”,形成学校以价值观念维度、基本素养维度、能力品质维度为划分的三大课程群。
齐实验从上到下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生们面对新颖的课程,开始寻找“自己”,我究竟喜欢什么,我到底将来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不过,反对的声音也很多,一位老教师就提醒过孙景峰,“校长,你这样做太有风险了,如果升学率下降,是要被家长、学生骂的。”对此,孙校长说,就齐实验的学生学习能力而言,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升学率。可是,如果在宝贵的高中三年时间里,只让学生为高考拼命,学校才是重大的失误呢。
为什么齐实验能够时隔17年后产生全国生物奥赛金牌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创新,始终没有停歇脚步,执着地走在探寻教育应该怎样教以及教什么的真谛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