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12日讯 “仅仅靠山吃山,很快就坐吃山空。”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佳木斯市对林区调结构、转方式,开拓出一条适合本地林区发展致富的新路子,对全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调研,并形成《佳木斯市“十三五”林下经济发展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及思路。
以龙头带动,食用菌产业发展走出品牌之路。佳木斯现有6户千万棒以上制菌企业,已有5户投入生产,龙头辐射带动力增强,形成了带动农户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工厂化、产业化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之路。突出打造如桦川县“金桦菌”、“金帽山”,桦南县的“寒虫泉”等本地绿色食品品牌。全市以黑木耳、香菇为主体的食用菌完成近4亿袋。
佳木斯还通过宣传引导并出台多项发展林下经济扶持政策,不断扩大发展规模。如桦南县等地对发展大榛子、黑木耳、香菇、紫苏、浆果等出台了补贴扶持政策,郊区对发展红树莓的农户采取每亩补贴1000元的扶持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截至目前,佳市大榛子已发展到3.21万亩,已建成大榛子苗木基地8处,可繁育苗木50万株/年。浆果类种植面积达到2.62万亩,新发展红树莓5000亩,黑果花楸1500亩,并引进果饮加工项目远销国外,带动了浆果产业发展。
在发展林下种植业的同时,佳木斯还不忘抓紧林业系统养殖。现在全市共养殖林下动物18万只(头、箱),品种包括鹿、熊、野猪、貂等达到十余种,可实现年产值2164万元,利润607万元,发展农户及规模都不断增加、扩大。
通过进一步加强森林、湿地旅游功能建设和宣传推广力度,佳木斯森林旅游品牌优势开始显现。亮子河、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来林场今天都已开门纳客;三环泡、三江湿地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并成功入选全省十佳最美湿地;接待能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上半年佳木斯全市实现森林旅游收入398万元,接待游客1.9万人次,其中仅“五·一”节开园后短短一周时间内旅游收入实现217万元,接待游客7110人次。桦南、汤原两县还被国家林业局授予“2014—2015年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