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2日讯(马明超 记者 陈显春)近年来,海伦市立足绥化“寒地黑土”区域品牌优势,充分发挥位于松嫩平原黑土地核心区和松嫩平原富硒带核心区的两大“核心”优势,开发富硒产业打造寒地黑土富硒品牌,促进富民强市。
海伦市开发富硒产业拥有诸多资源优势。土壤和农副产品天然富硒资源优势。海伦市地处松嫩平原富硒核心区,耕地100%天然含硒,其中:每千克硒含量在0.325毫克以上的富硒耕地面积为156万亩;每千克硒含量在0.175毫克-0.325毫克之间的足硒耕地面积为309万亩。
——寒地黑土资源优势。海伦市地处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中国松嫩平原寒地黑土“核心区”,黑土层厚度平均在7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达3-5%,富含钙、铁、锰、锌等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资源珍贵、土壤肥沃、地力充沛、土质疏松,最适农耕,被誉为“土壤之王”。经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检测,海伦市98%的土壤等级达到一级标准,适合生产绿色、有机食品。
——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海伦市域内无大型工业企业,无工业“三废”污染。经权威检测,全部土壤是一块没有重金属污染的纯净土地,99.72%的耕地满足生产“AA级绿色食品环境条件”;空气中PM2.5含量年平均值每立方米在30微克左右,远远优于国家标准;地表水清澈纯净,无人为和重金属污染,20余项指标全部达到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海伦市依托硒土资源数据、产业结构布局、作物种植区划等因素,围绕13处富硒耕地核心区建设富硒产业基地100万亩,其中:水稻50万亩、大豆30万亩、玉米10万亩、杂粮5万亩、蔬菜及特色经济作物5万亩。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向基地投放,努力建成精品高端富硒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实现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到“十三五”末,基地规模将达到350万亩。
实施地域品牌、特色品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战略。依托绥化市“寒地黑土”公共品牌和“海伦大豆”、“海伦大米”地理标志品牌及“海伦大豆”证明商标,利用正在注册的“海伦大米”证明商标和成功申请的“黑土硒都”集体商标打造地域品牌;依托绿色、有机、非转基因、生态原产地和富硒等要素产生的叠加效应打造特色品牌;鼓励、支持企业创建驰名、著名商标打造企业品牌。
开发高端富硒产品。目前,已开发10余种富硒农产品,并实现上架销售;发动45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专业种植合作社向富硒产业靠拢,开发富硒产品,秋粮上市后可开发富硒产品12大类77种,到“十三五”末,海伦将开发富硒产品将达到22大类2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