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王雪莲创业事迹
2016-09-18 12:45:4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王雪莲,1978年1月17日,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级在读民间美术研究生。在校期间创办哈尔滨及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任公司总经理。公司运营鹰歌•守艺人咖啡传统文化体验工坊,是一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资源开发项目为主的守艺创业项目。

王雪莲(中)工作照片。

  王雪莲本科时同样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也是省内第一届陶艺专业毕业生。1999年-2003年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毕业教师刘钻老师的带领下,到黄河沿岸一带下乡做乡野调查。那段艰苦的写生考察,成为影响王雪莲一生的精神之旅。从那时起开始有意识学习和关注民间美术,并与民间美术艺术大师开始了亲密接触,同时陆陆续续收藏了各个民族有代表性的百余件民间艺术品。在收藏里,有年画、民间剪纸、布艺、刺绣、泥塑、面塑、纸马等民间美术品,有的可能不够细致、不够优雅,但它们朴实、清新、充满爱意,直白地反映出正在转型中旳民俗风貌和大部北方农民的文化观念遗存。

  这些充满大胆艺术想象力的民间意象造型,强烈地吸引着王雪莲。大学毕业已近十余年,为了坚持自己内心中对民间美术的喜爱和渴望,工作之余,她依然坚持秉承师训常年进行多地域田野调查。2014年,王雪莲终于如愿以偿的重新踏进校园,开始了北方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学习之旅。

  当王雪莲从新走进了大学校园,在尽情的呼吸校园里自由创作的空气之中,又一次陷入到了沉思。老师还是和蔼可亲的老师,可爱的学弟学妹能无忧无虑的畅享在艺术的殿堂里,然而现实的处境却不得不让我为民间美术保护发展而思考。哈尔滨师范大学作为我省高校里唯一一所设有北方流域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研究专业的院校,并授予研究生学历。从导师刘钻老师处了解,从创立之初至今民间美术研究生一共仅5人,个人只能够凭文化责任感的一份热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收集,学习。更多的田间调查,深入民间老艺人家里学习考察存在财政经费紧张等诸多的困难。

  同时在与中国国家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邰高娣的对话中,黑龙江流域的传统文化记载几乎为零。更为迫切的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无法复制恢复。作为中国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发源地,民间美术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民间艺术、民间手工艺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的艺术体现,是中国民族灿烂文化的艺术“活化石”,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调查显示黑龙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式运营模式呈空白状态。由于人们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一些传承了千年的文化传统正在迅速的消失消亡,这也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黑龙江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文化是东北地区各族人民民间习俗、生活方式、生产特点以及生活智慧等各方面的集中体现,是非常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民间工艺也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对这种文化进行保护,并且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同时,散落在民间的非遗传承人也因无法找到传承人愿意再坚守此项技艺而导致非遗项目发展举步维艰。

  2014年8月末,王雪莲与师大的老师和师弟师妹们一起自发从一片废弃的垃圾场中改造出了林兴路28号文化艺术单元。改造之初每一位艺术工作室老师都独立成立自己的专业工作室,以教学授课为主。随着工作室日趋成型,吸引了很多学生关注。这些已经进入社会工作的艺术家更多的发现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艺术系毕业生,80%因就业不理想而改变自己所学专长这一趋势。拥有艺术梦想的大学生,随着社会竞争力日益提高,本科生成为高学历失业族群。王雪莲感到深深的痛,因为看到他们就如看到当年的自己,因为没有就业环境而不得不为生存而放弃自己多年热爱的专业。

  2014年10月王雪莲成立了哈尔滨及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期投入资金200万元创立28号文化艺术单元众创空间,下设鹰歌•守艺人咖啡传统文化体验工坊等项目,公司现已有经营面积300米,室外活动空间500米,在咖啡香中推进“新城市民艺复兴之路”,倡导手工、文艺城市慢生活。在继承黑龙江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提倡现代生活美学,能有一席之地安放我们的梦想。

  同时走特色创新之路,是每一位创业者都秉承的一个理念。作为师范院校的创业者,打造品牌,更是创业者走向成功的一项重大举措。将传统手工艺与体验式互动参与课堂作为特色教育方法,将传统手工艺近距离的走进大众生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能感受到、触摸到更能参与其中。实现教育资源与传统文化的综合利用,秉承“育人、创新、服务、公益”的宗旨,打造教育、科研、营销、生产、服务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黑龙江省各位非遗专家导师细心的为团队进行指导,每周一期的艺术沙龙分享,使团队能将非遗老师的精神用创新的理念从新落地开花。同时省内音乐、文学、艺术名家将鹰歌•守艺人咖啡传统文化体验工坊作为艺术交流中心,每周与大学生一起交流分享,指导我们打造南岗区文化艺术分享沙龙社区。团队用多年专业所学,将古老技艺与时尚的当代表达方式相结合,通过互联网+传播方式重新走进大众生活,使这些黑龙江的传统古老技艺重新焕发光彩,从而更好的将其创新和传承。

  团队运营至今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除了得到媒体的多方报道外,也得到了多家机构的帮助。团队在黑龙江省美术馆积极推广传统文化公共教育课堂,也与黑龙江省博物馆、远大购物中心、乐松广场、果戈里书店多家知名商家合作现场展示教授传统文化技艺,截至到目前参与课堂人数达5000余人。工坊发起哈尔滨首家“爱心创意集市”帮助白血病小女孩筹集善款2万余元。同时作为非诚勿扰外景拍摄地,将黑龙江的传统技艺桦树皮剪纸带上非诚勿扰的舞台。2015年8月该项目荣获哈尔滨市第六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2016年6月荣获黑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同时获黑龙江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一等奖有了政府的扶持无息贷款10万元。团队就如插上翅膀的雄鹰,助力团队展翅飞翔。2016年5月,在2016深圳文博会期间,团队荣获全国首家“非遗创客”称号。

  目前,鹰歌守艺人传统文化体验工坊的课堂深受社会各界关注,长期会员500余人。在大家的关心关怀下,鹰歌•守艺人着力打造青年原创品牌,提升传统手工工坊的专业性与互动性,继续保留沙龙,交流平台。目前鹰歌•守艺人自有原创设计师品牌如服装、银饰、陶艺、木器、咖啡品牌五大类,在平台内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近20余名,为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搭建一个艺术梦想开始的地方,创造提供就业机会,成为新民间美术传承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之后,对文化创业产业也提出了更多的支持,团队希望能一直坚持走下去。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鹰歌•守艺人团队愿意用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匠人之心,坚守初心来返抚这片白山黑水,用有温度的手工,希望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个平台来一起守护我们的古老技艺。一起实现我们的非遗传承梦。

责任编辑:王艳

【专题】大学生创业之星评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