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1日讯 20日,记者在全省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今后,我省交通部门将建立和完善道路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誉档案,如发生超限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将被纳入道路运输黑名单。
去年以来,全省超限率总体控制在2%以内,严重超限超载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部分矿山、建筑等企业和货车车主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受利益驱动,有的甚至知法犯法,铤而走险,部分路段的车辆超限超载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二是一些厂家非法对车辆进行加宽、加高改装,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不少非法车辆进入市场。三是少数管理部门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没有形成联动效应,个别工作人员甚至徇私枉法,与不法车主串通一气,收受贿赂,结成“利益共同体”,个别检查站点形同虚设,纵容车辆多拉多载。超限超载危害严重,直接使路桥“折损寿命”,而且还会破坏道路交通安全,超限超载车辆毫无例外都存在安全隐患,其上路行驶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损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我省交通部门介绍,解决超限超载问题的根本在于源头治理,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从车、货两个核心要素的源头入手,从根本上破解治超难题。督促货运源头装载单位建立货物装载登记、统计制度,配备合格的称重和计量设备,确保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不出场、不出站。并对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货运车辆、驾驶人员和道路运输企业,严格实行吊销车辆营运证、驾驶人员从业资格证和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等处罚。同时,将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道路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信誉档案,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车辆、企业和驾驶人,及时纳入道路运输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告。此外,还将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查处非法改装行为。对擅自改变车辆外廓尺寸、加拦板、加钢板及载重量等技术参数明显不实的非法改装车辆,一经发现立即扣留,并协调有关部门强制拆解,恢复原状。各级运管机构要严把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关,对非法改装等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车辆,一律不得允许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对拒不改正的,依法注销《道路运输证》。
即日起,我省交通部门将严查违法车辆,以车货总重超过49吨的超限超载车辆为重点(按照新标准从55吨调整为49吨),联防联控,严禁违法车辆上路过桥。对超限超载严重的违法车辆,要坚决实施卸载措施,或者责令停止行驶直至消除违法状态。对现场查处的非法改装车辆,可采取强制拆解等方法,责令车辆恢复原貌,并移交工商等部门依法处理。对于违法超限超载车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桥梁压垮等重大安全事故的,除按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一并追究相关运输企业、业主以及源头货主、站场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