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日讯 在大庆市大同高台子镇永跃村,提起张显波一家,没有不知道的,村里人都说这一家丈夫能干,妻子贤惠,孩子懂事,是个名副其实的幸福家庭。
张显波今年38岁,1999年嫁到永跃村四屯赵国强家。当时赵家很穷,没有住房,只有两间仓子。收拾一下当新房,一铺小炕打个隔断,婆婆住一半,新婚小两口住一半。
他们和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男主外女主内,丈夫负责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张显波负责照顾家人。
这些年来,夫妻俩从来没有在赡养老人上发生过矛盾,觉得这是做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婆婆双眼几近失明,人站在跟前,也认不出是谁;还有一个智力只相当于几岁小孩的叔公公,只能在家人眼皮底下做点儿简单的事,出了院就找不到家;而张显波自小右腿就落下了残疾。
婚后,丈夫常年打工在外,家里的活就落在张显波一个人身上。每天早早起床,洗衣做饭料理家务,早饭后帮婆婆洗漱梳头,领着婆婆上厕所,然后才能去地里干农活。临出门,还得叮嘱叔叔不能出院门,好好在家待着,给婆婆拿个水啥的。
张显波一直悉心照顾婆婆,从没有一句怨言。2006年,她跟丈夫提议盖间砖房:“咱妈都70来岁了,得让她享受几年。”虽然辛苦打工攒钱买的四轮车刚丢几天,一家人还在上火呢,但孝顺的赵国强欣然同意。
夫妻俩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多块钱,在邻居的帮助下,亲手垒砌了三间新砖房。这下婆婆可以住上宽敞的砖房了,叔叔也不用再出去找宿了。
三间砖房没有一处讲究的装修,摆放的几样家具,虽说陈旧,却也擦得干净,摆得整齐。西屋北面是个半截子炕,炕西安了张床,高矮跟炕一平。79岁的婆婆凉了上炕,热了睡床。
她婆婆经常说:“我沾的是党的光,享的是儿媳的福!小波比我亲生的孩子还要亲,没有她我们家能过成这样吗,我和他傻老叔能活到今天吗!”
在张显波的带动下,全家人都把两位老人当成宝贝一样关心爱护。已经上初中的儿子放假回家,也像妈妈一样,给奶奶剪指甲、洗头洗脸,对老人关怀备至。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张显波15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着年迈患病的婆婆和智障叔叔。在她的影响下,如今家里老少和谐,其乐融融。
一个幸福的家庭,是需要所有成员共同经营的。张显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打造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