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冰城失独老人的生活范本(一)共度佳节抱团取暖
2016-10-01 14:06:17 来源:东北网  作者:栾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日讯 (记者 栾微)没有专业的主持人,没有华丽的演出服,可歌声和舞姿一点也不逊色于专业演员,这一场充满欢声笑语、非比寻常的联欢会近日在哈尔滨市凯峰养老机构欢乐上演。

  唱歌、跳舞、切蛋糕、做游戏、猜灯谜一样都不少。从他们开心的笑容中,看不出他们与其他老人有任何区别,只是在一位阿姨不经意的发言中提到“失独”两个字时,部分人开始偷偷擦拭眼角的泪水。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失独者,他们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后,面临着人近暮年,敏感、脆弱,更面临着养老、就医等难题时,他们抱团取暖,走进大家庭,走入社会,开启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妈妈,我走以后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就说我去了远方……”今年62岁的李玲提起女儿有点哽咽,却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她不想把自己狼狈的一面让人看到,也不想一次次拨开伤口给别人看。

  “我们不想把悲伤转嫁给别人,所以我们也尊重女儿的遗愿,没有告诉任何人女儿去世的消息。”李玲尽管提起女儿还会不由自主地流眼泪,可是她却很愿意讲述她这两年的生活,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失独家庭快速走出阴影。

  “生无可恋,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只想快点跟孩子一起走,这也是几乎所有失独家庭能想到解决痛苦的捷径。”李玲32岁的女儿,2014年因为胃癌去世。在女儿同学的推荐下,夫妻俩人第一次加入了“失独者聚会”,只待了不到半个小时。再次参加活动时,李玲又看到了同样经历的他们开心地闹、大声地笑、开怀畅饮、畅所欲言。那一刻,他们知道原来生活还在继续,他们也可以依然快乐地享受余下生命。于是两人商量,要接受女儿离开的现实,两个人要适应没有女儿的生活,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有品质。

  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李玲把全部精力放在家里门前的小菜园和养狗上。不大的菜园子里种了20多种蔬菜,每周她都主动约上亲戚来家里吃饭聚会。冬天跟着先生一起在三亚生活的李玲,每天都会抽时间和先生去超市买菜、逛街,晚饭后就在先生工作单位的大厂房里遛弯儿。“厂房里没人,我们俩就一起唱歌,他唱歌我就跳舞。”李玲说,刚才联欢会上跳的那些舞蹈,她都会,不过都是自学的,自己还编舞蹈,每天先生上班了,她就对着镜子一遍遍跳,等到先生回来了,就跳给他看,换着各种动作让先生当参谋。无论走到哪儿他们都随身带着笛子,这样俩人随时都能一唱一和。

  去年的春节,李玲邀请了三个同样经历的家庭一起在三亚过年,她说,只有他们了解彼此的想法,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我们用椰子壳、芭蕉叶做成了假面具,每家都准备了节目,一直闹到凌晨。我即兴创做了诗朗诵《南国的吐鲁番》”李玲从不害怕过节,她总会把每个节日安排的满满的,让每个节日都过得难忘。

  “这张在泰国拍的,那张是在云南拍的。”李玲给记者翻看手机照片,每张照片两人都亲密地搂在一起。“女儿在的时候,我们俩的感情都没有那么好,现在每天都在一起。我把他当成宝儿,他把我当成宝儿。”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去旅游,两年来两人去了云南、贵州、成都、广西桂林,还出过去越南、泰国等国家。

  只要回到哈尔滨,李玲就会雷打不动的约上老姐妹们每周四去k歌。除了约上朋友逛街旅游,她依然会每天给老伴儿跳舞,每天晚饭后跟老伴手牵手边唱歌边散步。会亲戚的时候,老两口就先统一口径。“姑娘去澳大利亚工作了,不方便回来。”老两口就这么一直守着这个“秘密”……

  联欢会快结束时,好几个老姐妹都过来打招呼,相约一起吃饭,一起去三亚过节。“我们都有相同的经历,得互相鼓励,孩子们也希望我们能走出悲伤,活出质量,活出尊严。”李玲说,“无论孩子在不在,我们都要学会享受生活,别让自己那么累,人最重要的就是快乐,活在当下。”李玲跟老伴儿商量好了,两个人都在就在家养老,一个先离开了,剩下的那个人就去养老院。

  (文中人物为化名)

责任编辑:王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