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冰城失独老人的生活范本(二)女儿上了天堂大学我们要好好活着
2016-10-02 15:18:28 来源:东北网  作者:栾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日讯 (记者 栾微) “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联欢会上30位失独者临时组织了个大合唱,从《走近新时代》到《明天会更好》,演唱者声音洪亮,指挥者姿势优美,谁也没想到这是他们第一次配合。

  负责指挥的于春一直面带微笑,2003年,失去唯一的女儿后,于春和老伴儿李老师成了失独家庭。

  “只有经历过丧子之痛的人,才能更明白那种悲痛的心情,那是一种心死的感觉,觉得活着看不到任何希望。”李老师说,其实爸爸是最难过心理那道关的。“我不能让自己闲下来,闲下来就会想女儿,只有让工作占据大部分的时间,多找点事情做,我才能少点时间想孩子。”19岁的女儿因病去世后,李老师除了悲痛还有深深的内疚。自己就是医学院校的教授,却救不了生病的女儿。女儿在离开时,他用没日没夜的工作逃避着。还好他的学生几乎和女儿同龄,一直陪伴着李老师,让他得以片刻的心安。

  “走错路,找错门,每天想到的都是女儿。”于春也是在一年多后由于精神恍惚不得不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回到家休养,但精神状况更是糟糕,每天想到得都是跳楼。于是在李老师的坚持下,于春重新找了份工作。可是即便如此每到节日,为了不触景生痛,老两口总是躲亲避友。更是不愿意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害怕别人问起女儿的情况。直到2012年,俩人接触到了失独的群体,通过跟群里的人聊天、互动,参加群里各种活动,于春逐渐平复了自己的情绪。

  “当时我才意识到,作为孩子的妈妈,我要坚强,如果我自己不能从失去孩子的悲痛中走出来,会把两个人都拖到另外一种情绪里。”

  从丧子到走出痛苦,在这个过程中,于春得到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她从自身出发,分析这些失独家庭的情感问题。“刚开始是自我封闭,他们觉得命运不公平。他们失去孩子后,觉得抬不起头来。内疚,悲伤、敏感等心情让很多失独家庭难以走出来,长时间的抑郁、失眠、恐惧、悲观让有些人产生轻生的念头。”这是所有失独家庭都面临的一个心路历程,“因为都经历过同样的坎坷,所以更要以心交心,彼此扶持走出阴影。”于春在参与失独家庭各种公益活动的同时,开始帮着辅导一些不能从失独悲痛中走出的家庭。他们结识了其他一些失独家庭,互相倾诉、彼此鼓励,一起聚餐、一起旅游、一起过节,让更多的失独家庭慢慢好了起来。渐渐地,一种被需要的感受成为他们生活的精神寄托,转换生活的理念,有了活下去的支点。

  如今,于春不再害怕参加同学聚会。不过李老师还是有点纠结,每每这个时候,于春都会跟先生说,女儿如果还在,她会希望咱们多去参加聚会,多与人沟通。当有人问起您的女儿结婚了吗,于春会轻松的说,“这么大事儿你都不知道吗,我女儿去了天堂。”

  每当听别人聊起子女时,她也会和他们聊孩子,唯一的区别就是她聊的是曾经那个优秀到极致的女儿。“我女儿只不过是上了天堂的大学,只是路有点远,不能回来而已,现在学生读书的时候也是回来不了几次嘛。”

  于春说,孩子在另一个世界肯定也希望我们要坚强地生活下去,所以每个失独的家庭都要好好的活着,帮孩子多看看这世界的美好。

  (文中人物为化名)

责任编辑:王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