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冰城失独老人的生活范本(四)——“钻石月嫂”把爱带给更多的孩子
2016-10-04 11:13:4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栾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4日讯(记者 栾微) “我是钻石月嫂”,今年52岁的王姐,自信地告诉记者,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笑容。

  “什么是钻石月嫂,就是我一年12个月,档期排的满满的,为了跟姐妹们聚会,我偷偷地给自己放了一个月的假,谁也没敢告诉,怕雇主挤上门。”王姐说到自己的工作开心的笑出声,不时整理下脸上的妆容,自从女儿离开后,她都会给自己画上淡淡的妆,好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一些。。

  王姐说的姐妹们都是和她有一样经历的人,为了和他们聚会,王姐推掉了一个客户。这一个月,她打算好好玩一个月。“跟大家在一起,我们一起哭,哭完了擦干眼泪一起笑,可以喊可以叫,在外面不敢别人说的话,跟他们百无禁忌。”王姐说。

  十年前她的女儿因病离开他们。从那一天起,王姐和所有的失独家庭一样,生活没有按下停止键,但好像按下了静音键。不带商量,不留余地,孩子走了,丈夫一夜白头,随之脑出血半身不遂。所有的喧闹、忙碌、紧张、困顿、烦恼,连同它们所换回的那种叫作天伦之乐的美好,一并都消失了。

  关于自己孩子的成长点滴,母亲的记忆永远无人匹敌。她不想忘记女儿,可每天女儿点滴都会无时无刻地在眼前晃。她也不愿意做招人烦的祥林嫂,所以一直憋着,有时没心没肺地傻笑,丈夫说她傻了。“当初我那么努力的工作,是因为女儿的鼓励,女儿说妈妈你那么喜欢孩子,还特别会照顾小孩儿,可以去做月嫂,帮助一些年轻的妈妈。”说起当月嫂还是女儿最初的支持,所以当女儿走了以后,她说还要努力工作,原来工作为了给女儿起到榜样作用,给她良好的教育,现在投入地工作,也是为了女儿能“安心”,让自己生活有目标,活得更充实、有尊严。

  “一起哭、一起笑。”失独的大家庭帮助王姐走出了昏暗的生活。“如果不自醒,永远没办法走出阴影。”倔强的王姐选择去进修月嫂课程,原本就有工作经验的王姐经过培训后一时成为抢手月嫂。 “我喜欢孩子,关于女儿成长的点滴我都能一一细数,虽然女儿走了,可是每天都能看着新生的小娃儿一天天长大,就像照顾女儿的孩子一样。”每天,她都会给小娃儿说歌谣,唱好听的儿歌,讲窗外的风景,说说爸爸妈妈和这个家有多漂亮。她说,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早期教育开发。遇到脾气不好的产妇,或者有点小抑郁表现的,她都会耐着性子陪她们聊天。“我有时会想,如果我女儿坐月子的话,也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儿,当妈的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他们。”

  临近过节,哈市南岗商业区异常喧嚣,狭窄的马路上拥塞着无法动弹的汽车和匆忙过往的行人,道路两侧布满各式商铺,夕阳的余晖在这个时候恰好漫过建筑物的顶层,铺洒在行人的肩膀和路面上,汽车喇叭,促销广播和各种人声鼎沸让这个城市显得充满生气。王姐休息的时候,最喜欢在商业区里闲逛。

  身材矮小、头发刻意染过色的王姐脚步轻盈地穿梭在这人潮和车流中。今天她放假,打算给即将迎来的新雇主小女儿买点见面礼。

  (文中人物为化名)

  记者手记:

  在采访时,多数情况下是他们说,我在流泪,在转身一刹那,他们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而我泪奔。

  他们只是哈尔滨市九千多名失独老人的一个小缩影,可是他们却有着每一个“失独”家庭相似的幸福,子女绕膝,其乐融融。同样都是车祸、疾病、灾难以及种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残酷地夺走了这些幸福。

  可尽管如此,他们却不愿意把自己的悲伤带给别人,宁愿揭开伤口给别人看,却仅是希望让更多有同样经历的人尽快走出失子之痛,希望他们的生活成为更多失独者的样本。

  值得庆幸的是,除了国家给予的经济基础的补助外,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等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关注到了他们的精神需求,组织大家参加各种活动。除了社会组织援助,网络也是失独家庭互相帮扶的主要媒介。在一个名为“快乐大家庭”的微信群内,每天都会看到失独的父母们相互帮助、互相鼓励的话语。

  在志愿者和失独者互相帮助下,他们中很多人重拾生活勇气,心灵也有了停靠的港湾,让他们感受到明天的希望。

  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成为一种社会自觉行为。

责任编辑:张广义
相关新闻